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舞/動博物館:談舞蹈/行為藝術介入作為當代美術館的時空創意化策略 (上)

文:賴嘉玲

博物館、舞/物館圖書館與歌劇院(Museum,動博蹈/當代 Library, Opera)曾是藝術文化的最高殿堂,在歐美社會的談舞脈絡下,卻有著銀髮化現象,行為漸漸失卻了對年輕族群的藝術吸引力。

在種種媒體文化與青年文化創意轉向的介入衝擊中,這些藝術場館不甘願成為褪色無聊的作為歷史遺跡,已不斷調整姿態展現更新其吸引力。美術除了貼近民眾的時空教育參與互動外,也提供跨界特殊的創意美學體驗以饗觀眾。

博物館界,化策近期除了以創意建築轉型歷史遺跡之外,略上更藉由表演藝術活化靜態的舞/物館展演。本文特別針對當代美術館的動博蹈/當代舞蹈/行為藝術介入現象,探討博物館與美術展館的談舞時空創意化策略表現。

當代舞蹈介入展覽型式已然多樣多元:以舞動的暫時須臾性,挑戰亙古時間感;將舞者身體作為移動雕塑,舞蹈表演轉化成為另類展品;舞動表演以博物館詮釋和藝術教育者方式呈現,展演以社群集結、社會介入為目標;以舞徑與博物館展覽路徑的疊韻,襯出展覽創意建築空間的多重語義對話演繹。

這些博物館、美術館的創意實踐,對博物館觀看方式做出挑戰與移轉,也引動參觀的多重互動性,讓視覺藝術與文物殿堂綻放出更燦爛多樣的美學面貌。

舞/動介入美術館的創意類型模式,可以從以下幾種國內外案例來一窺堂奧。

〈模式一〉編舞介入策展:編舞家與視覺藝術家的展覽作品共創

舞作成為當代藝術展品是一大趨勢,尤其是錄像作品與各種舞作的交織。2010年倫敦海沃克畫廊(Hayward Gallery)的「移動:自我編舞(Moving: Choreographing You)」 大展,邀請視覺藝術家與編舞家呈現作品,展現1960年代以降,舞蹈與當代藝術的交互影響。

海沃克畫廊是倫敦重要的當代美術館,位居南岸的藝文表演中心群,與國家電影中心、國家劇院、皇家節慶表演廳等混凝土式粗獷現代主義建築(Brutalist Architecture)區,串連成一城市創意區,引領介紹邊陲創新藝術類型給主流文化圈。

此舞動/展覽從1960年代Judson Church Theatre與Allan Kaprow的偶發(Happening)概念。到受John Cage影響的事件情境之表演理論,為一系列曾在紐約的行動介入藝術,呈現創作的紀錄展演與討論其如何影響一代藝術家。

也呈現Trisha Brown與Rosemary Butcher、Boris Charmatz 、 William Forsythe、Wayne McGregor、 Xavier Le Roy等編舞大師的重要作品,這些大師曾多次在美術館與雙年展場中出現,已啟發了許多當代藝術家。

近期古巴行動藝術家 Tania Bruguera的歷史儀式重演諷刺劇也在展覽之列,更有Isaac Julien這位知名錄像藝術家,以千禧曼波的東方白蛇飛天神話之舞,作為主題回應錄像創作,以及裝置藝術家Bruce Nauman以讓觀者穿越的通道設計裝置,建構觀者參與互動之穿越作品的的舞/移動體驗等。[1]

國內的舞蹈學者策展人張懿文,2021年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美援大樓的展館中,展出「數位肉身性(Digital Corporeality)」展,[2]此為國內少有的舞蹈與視覺藝術共創的展覽,探討數位時代的肉身性理論議題,但以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舞作為策展發想,沿著因「春之祭」所啟發的各種錄像與裝置藝術而展開。

現場也邀請國內新秀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呈現其演出作品《SBx_2045-Second Body的日常》,定時在展覽大樓的衛浴空間,以科幻般的未來太空艙藍光氛圍,先進醫學的器具道具,卻宛如科博館福馬林的標本保存容器,以真人模擬機器人在房間生活,便池嘔吐等的日常生活舞動演出。

想像2045年未來的身體思考、複製、再製、AI與情慾,可謂舞動展覽很好的案例。更協同策展「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年國美館台灣雙年展,展覽中集結眾多國內知名舞蹈家作品,以數位演繹、歷史錄像與物件陳設,並有舞蹈現場演出與展品並置等多重對話激盪。

1677233406954Photo Credit: 筆者攝影
數位肉身性展覽中的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演出作品《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
1677233480048Photo Credit: 筆者攝影
數位肉身性展覽中的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演出作品《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

〈模式二〉舞/動建構新情境與美術館制度對話

英國印度裔出生,德國籍藝術家提諾西格(Tino Sehgal),以「建構的情境」(constructed situation)著稱,在美術館中以舞動與暫時社會集結,作為藝術創作方式。

《獻給20世紀的20分鐘(Twenty minutes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是以二十位舞蹈家各自的風格,濃縮在55分鐘的舞蹈史中表演呈現。

2005年與編舞家Thomas Scheibitz代表德國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館展出:「這是如此當代(This is so contemporary)」作品,是由一位穿著制服的博物館警衛在展館中移動跳舞,口中唱著「this is so contemporary」,像是移動的解說員將觀眾變成展品。

另一作品《這是交換(This is Exchange)》則是舞者作為移動的教育人員,圍繞觀眾互動地談論市場經濟,觀眾得以密碼退換一半展覽門票費用。

在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百年紀念展的作品《這進步(This Progress)》,是兒童/青少年/成人/年長者四種導覽員,從大廳依著如扶梯般迴旋而上的Frank Lloyd Wright所設計的建築,詢問觀眾何謂進步?展期六個月,最多人時導覽者一天詢問近70個參觀者。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