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在這場流行病肆虐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拋下

文:芙爾.沃克(Val Walker)

孤立的可獨全貌:社會經濟及文化的力量

光是聽到「孤立」(isolation)這個詞,我們心中就會浮現一個人孤孤單單、立但立這廢棄空間、不孤被拋封閉、場流隔離、行病下任下疏離的肆虐影像。感覺既陰暗又寒冷。何人根據《牛津英文辭典》的可獨解釋,isolate的立但立這意思是「使成為孤單或分開」。社會孤立則是不孤被拋指個人缺乏與社會的接觸。

寂寞(loneliness)是場流孤立被感知的狀態,但孤立不等於寂寞(即使周圍有其他人,行病下任下我們也會感到寂寞)。肆虐社會孤立者有嚴重的何人社會接觸障礙,例如缺乏交通工具,可獨或由於失能而無法參與社交活動;他們也嚴重缺乏社會支持。相對的,寂寞感則是個人面對孤立處境常見的反應——沒有歸屬感、不覺得屬於哪個群體、不被接納、不被了解或不被愛。社會孤立的人往往很寂寞,但也有例外。社會科學研究檢驗了「感覺的」孤立(寂寞的感覺)與「實際的」孤立(缺乏人與人的接觸),以便探究孤立和寂寞的感受如何相互作用。

一般來說,使用「孤立」一詞,意思是指陷入孤立的處境,或者自我孤立。所謂「自我孤立」則是把責任歸咎於個人,暗指這個人選擇逃避人群,而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不健康的習慣。我們的社會認定:習於孤立自己的人是有問題的。外向的人常覺得內向的人太過於孤立。內向的人通常喜歡獨處與安靜地思考。(身為一個高敏內向者,我非常了解這一點:我渴望僻靜,才能沉思和反省。)但需要獨處的安靜片刻和真的被孤立,兩者截然不同。

內向者跟外向者一樣,想要的話,都可以選擇出門與人互動,而我們至少也有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內向的人一般來說並不孤立,只是他們把情感連結視為更個人與私密的事。

可惜的是,過去二十年來的自助(self-help)產業把「孤立」這個常用的詞彙變成負面的標籤,用以形容一種退縮與逃避接觸的模式。據此,人會逃避現實,退出真實世界,透過數位連結就不用實際面對面。當朋友注意到我們不像以前那麼常出門,便會指責我們孤立自己。他們的觀察讓我們心中的警鈴大作,接著就是自我批判、自我懷疑或感到羞愧。不知不覺中,我們把孤立的帳都算到自己頭上。

但是社會孤立不一定是個人的選擇。如果只是怪罪自己,我們可能就看不見真正造成孤立的事實,而且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孤立。舉例來說,只消看看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針對五十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孤立研究,就可以清楚發現導致孤立處境的原因不光只是個人因素。

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Connect2Affect 研究(2012-2017),列出了五十歲以上人士遭到孤立的八大原因(未按特定順序排列)。其中有些原因也適用於不到五十歲者:

  1. 獨居(超過六十歲的人,獨居者接近百分之三十)。
  2. 健康與福祉狀態不佳(活動力或感官受損)。
  3. 重大的生活改變和失去,例如喪親、分居或離婚。
  4. 社經地位、缺乏機會、不平等(沒有收入、資源有限)。
  5. 居住地(鄉間、不安全,聯外不便)。
  6. 負責照顧失能或重病的人。
  7. 交通運輸不便利。
  8. 社會障礙、汙名、對特定團體的偏見(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失能歧視等等)。

Y世代的孤立程度可能更高。根據康健人壽(Cigna)近期的研究,最寂寞的年齡層落在十八到二十歲,也就是Z世代。第二則是二十三到三十七歲。

康健人壽在二○一八年調查了兩萬多名十八歲以上的美國人,揭露了不少令人訝異的發現:

  • Z世代(十八到二十二歲)是最寂寞的一代,據信健康狀態也比不上年紀更長的世代。
  • 將近一半的美國人表示,有時候或總是感到寂寞(百分之四十六),或覺得被冷落(百分之四十七)。
  • 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百分之二十七)很少或從不覺得有人真的了解自己。
  • 五名美國人中有兩名有時候或總是覺得他們的人際關係沒有意義(百分之四十三),也覺得被孤立(百分之四十三)。
  • 五人中有一人表示,他們很少或從不覺得與誰親近(百分之二十),或有誰可以傾訴(百分之十八)。
  • 他人同住者比較不會覺得寂寞(平均的寂寞評分是43.5),獨居者則覺得比較寂寞(46.4)。然而,這個數據不適用於單親爸媽/監護人(平均分數48.2),即使他們與小孩同住,也比其他人更容易覺得寂寞。

就我的情況來說,二○一二年,在我從緬因州的波特蘭搬到麻州的波士頓之前,我一個人住、沒錢、單身、工時被砍半、得了結腸炎,唯一的老爺車也拋錨。我連生活都快過不下去了,更不用說出門「社交」。我當然沒辦法跟環境比較好的朋友一起去吃壽司,連麥當勞都覺得太貴。慢性結腸炎突然加劇時,我虛弱又疲累,連工作進度都跟不上,但是我「看起來不像病了」。我更加依賴社群媒體來保持人際連繫,因為我就是沒辦法出門。是我孤立自己,還是我被生活給困住了?有些朋友說我孤立自己,但他們從來沒經歷過身無分文的日子,也沒得過慢性病,所以不了解我的困境,這樣公平嗎?

為了生存苦苦掙扎,朋友、同事或家人竟然還認定你是在孤立自己。不幸的是,相較於坦白解釋自己的困境(又擔心被誤以為是無病呻吟),我們經常屈服於他們的評斷。我們會把他們的批評內化,責怪自己內向、焦慮、不善規畫、沒有存款,或是「選了一個很糟的」工作、居住地區、伴侶或朋友。

二○一二年當時,我認為我會變得孤立都是自己的錯,是我沒有好好跟別人相處。朋友們說得沒錯,是我不夠努力。按照他們的看法,把原因歸咎給無法控制的力量就是在逃避責任,承認自己失敗。拿性格缺陷做為孤立的箭靶比較簡單,就不用誠實面對生活的劇烈改變是由於生病和失去一半的薪水所造成。

不幸的是,各種勵志類書籍強化了一個信念:要走出孤立只需要整理自己、改善自己、讓自己更討人喜歡。我覺得更糟糕了。我讀的勵志書、心靈書和養生書,以及別人給我的勸告,都告訴我孤立沒有任何藉口,是態度的問題——直到二○一二年六月一日,我在緬因州醫院動完手術後,醒過來的那一刻。

切除子宮的手術過後,我醒來了卻只能滯留在醫院裡,我真真切切被孤立了。每個人都可能會碰到那樣的處境,不論你有多懂得安排、交遊多廣闊、有多少人愛。我的朋友貝琪原本答應來醫院接我,陪我一個晚上。我指望她會來,她是我最可靠、最有愛心的朋友。我認識她十一年了,我們從來沒有讓彼此失望過。我幫她照顧過貓咪和花園,她去渡假時我幫她檢查答錄機,我要去醫院做療程時,她也開車載過我幾次。

但就在我最需要她的那一天,護士來幫我換點滴時,我伸手拿起手機看到一則短短的訊息:「真的很抱歉,家有急事,今天不能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