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K Kong
當代心靈哲學一大論爭乃關於人的淺談全化意識能否完全還原或化約(reduce)成廣義的物理東西,例如種種粒子與能量。心靈答「可以」的哲學立場一般稱作物理主義(physicalism),它主張世間所有的意識約為東西無非都是物理東西,因此意識原則上最終必定可以完全以物理角度充分把握。可完可是物理,仍然有不少哲學家認為意識有一些難以完全化約為物理或科學語言的淺談全化面向。
主觀感覺與客觀科學
哲學家傑克遜(Frank Jackson)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心靈思想實驗「瑪莉房間(Mary's Room)」又稱「知識論證(knowledge argument)」,它大概是哲學如此︰
科學家瑪莉一出生就被困在只有黑白色彩的房間裏,但她成功在房間內透過遙距學習掌握了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意識約為廣義上的物理知識,包括一切生物學、可完光學、物理力學,淺談全化等等。心靈一天,哲學瑪莉終於可以踏出黑白房間。甫出門,她便看見一個紅色的蘋果。「噢,原來紅色的感覺是如此的。」瑪莉說道。當然她之前在房內已經習得關於紅色的所有物理知識,例如紅色無非是在某種表面反射出來的某種能量波,諸如此類。但她還是在踏出房間後獲得了新的知識。那麼,似乎那種知識只能夠是「非物理知識」。那麼,世界除了關於物理東西的知識之外還有一些關於非物理東西的知識。
因此,看見紅色的那種看似暖暖的主觀感覺其實是一些非物理的東西。
哲學家有時稱那主觀感覺為感質(qualia)。一般而然,看見紅色與看見藍色各自會有不同的感質。能夠分辦顏色的人一般都認同紅色與藍色的主觀感覺有顯著的分別,因此紅色是「暖色」而藍色是「冷色」。這些感質一般都是些私人的東西,即別人不能夠直接掌握到你的感質為何。我們頂多只能夠估計與推斷他人看見紅色與藍色的感覺與我們自己看見紅色與藍色的感覺類似,難保大家的感覺實非完全同一回事呢!
「瑪莉房間」與內格爾(Thomas Nagel)提出過的一條哲學問題有密切關係,他曾問「究竟當一隻蝙蝠的感覺是如何?」他指出,即使人類用科學完全研究過一遍蝙蝠如何以聲波感測到周遭,我們還是無法得知究竟當一隻蝙蝠的主觀感覺為何,因為我們無法子以純然客觀的科學描述完全把握到那種「看見」聲波的主觀感覺或者感質為何。於是乎,人永遠無法以客觀科學理解世間一切。內格爾的哲學有時稱作「視角主義(perspectivism)」︰主觀的視角永遠不能夠完全化約成客觀的視角,而兩者的張力往往是許多哲學問題的癥結所在。
同樣道理,看見紅色蘋果的感質不可以完全化約成客觀的科學描述,因此瑪莉即使已經精通了所有的科學知識,在踏出過黑白房間之前,她亦無法掌握到那種顏色視覺的感覺經驗。
可能回應一︰沒有新知識
瑪莉踏出黑白房間後其實並沒有獲得任何新的知識。一起討論的室友提到一個回應,指瑪莉之所以會說「噢,原來紅色的感覺是如此的」可能無非皆因她感到驚訝,或是她獲得一種美感的經驗。於是乎,其實從來沒有所謂新的非物理知識出現過。
按照這個回應的邏輯,驚訝或者美感經驗就足以充分說明瑪莉看見紅色的主觀感覺為何。可是,這對嗎?先談驚訝。即使感到驚訝,人亦不見得就會有看見某種顏色的經驗。如果我們有一天發現蕃茄並不是蔬菜類而是水果類,我們亦不會因而獲得一種新的顏色感覺。再者,不同顏色皆有些不同的感覺,不同顏色的感覺差異可大可小,但驚訝的感覺卻遠遠沒有那麼多細緻的差異可言。
再談美感經驗。假設瑪莉在踏出房間後看見紅色就不禁讚嘆其美麗,那麼當然瑪莉已經獲得了紅色的感質。不過,如果瑪莉踏出房間時完全不認為紅色有甚麼美可言,那麼她亦已經有看見紅色的主觀感覺。我們對顏色的美感經驗總是在有了顏色的主觀經驗後才會有的。因此,瑪莉完全可以沒有獲得任何美感經驗,但卻單純因為看見了紅蘋果而掌握了紅色的主觀經驗。美感經驗在解釋感質上並不必要。
可能回應二︰獲得的是能力知識,而非事實知識
瑪莉踏出黑白房間後所獲得的所謂「感質」或許並非任何關於這個世界事實上是甚麼樣的知識。論者可能指瑪莉獲取了辨識(recgnition)、分類(categorization)、想像(imagination)等不同種類的能力。關鍵在於瑪莉那個「原來紅色的感覺是如此的」的想法之中並沒有任何關於這個世界事實上是怎樣的新知識。添加了的新知識只是一種新的能力。這種回應稱為「能力假說」。
情況類似人初次掌握如何踏單車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掌握到任何額外的物理知識。反而我們一般都在未理解踏單車的力學原理前就學懂了踏單車。因此,我們知道如何踏單車時其實不用談上得知了任何新的事實。同樣道理,瑪莉第一次看見紅色後其實可能亦只是單純獲得了如何辨識、分類、想像紅色物件等等「知道如何(know-how)」的能力知識,而並沒有任何「知道甚麼(know-what)」的事實知識。
按照這個回應的邏輯,知道如何辨識、分類、想像紅色就足以充分說明瑪莉看見紅色的主觀感覺為何。可是,這對嗎?先談辨識與分類的能力。假如我們製造了一台沒有主觀視角的電腦程式去,辨識與分類顏色,那麼它就有顏色的主觀感覺嗎?太荒謬吧。事實上,市面上有一款在一般瀏覽器上便可運行的外掛軟件「色碼點滴(ColorPick Eyedropper)」可以辨識與分類千萬種顏色,可是我們無法合理地相信它有任何關於顏色的主觀視角。
再談想像的能力。如果我們成功想像出紅色長怎麼辦,那麼一般我們都已經看見過紅色而有過紅色的感質。不過,若果有人先天就欠缺想像能力,那麼難道她就無法有看見紅色的主觀經驗嗎?這似乎不對。想像力是一種創新的主動發揮的能力,而看見顏色卻是種被動接受的經驗。沒有前者並不代表就沒有後者。因此,想像能力在解釋感質上並不必要。
可能回應三︰並非得知任何新的存在物
看來最有說服力的回應乃承認瑪莉踏出黑白房間後獲得了新的顏色主觀感覺為何的事實知識,但否認如此就代表世間上有某些瑪莉出房前還未得知的非物理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