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巧蓉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講座記者蔣宜艱辛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婷揭痛苦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共同主辦的發性復的風險「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 虛幻新科技下的求真之路」於7月29日、30日舉行。私密社團甚至
在第一日下午的影像議程中,邀請《鏡週刊》人物組記者蔣宜婷及《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楊語芸分享調查報導產製的採訪歷程心法,主持人則是過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目前已轉任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
蔣宜婷以調查報導〈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獲得2022卓新獎調查報導獎;楊語芸則是冒著獲得卓越新聞獎20週年「新聞報導專案獎助計畫」提供資金,順利完成〈高山農業崩壞現形記〉調查報導。被報
數位性暴力新興犯罪殺傷力大
首先由蔣宜婷提出〈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報導的講座記者蔣宜艱辛調查源頭,約莫在2020年時,婷揭痛苦她與同事注意到台灣的發性復的風險性私密影像外流案件漸增,並在臉書上發現一篇受害者家屬發布的私密社團甚至貼文,內容描述受害者遭前任伴侶外流性私密影像後自殺,影像儘管後來查證確認受害者未自殺,採訪這是個為保全自己的謊言,但蔣宜婷更為震驚——「因為當這樣的犯罪行為,你必須去跟別人宣稱你已經死了,才有辦法停止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嚴重的。」
意識到數位性暴力這種新興犯罪的殺傷力,蔣宜婷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調查,接觸相關的救援團體與受害人,在重重牽線下,得以臥底進入Telegarm的私密色情群組,蒐證、觀察運作的生態及梳理犯罪系統,並探討這類型事件究竟是單一行為,還是連續性、系統性的犯罪案。
蔣宜婷分享,此類報導的調查過程有異於新聞學訓練強調的親臨田野、深入現場,他多半時間是守在家中,在深夜使用備用機登入各群組調查追蹤。
長達半年多,他蹲點在Telegram色情群組、臉書霸社,等待深夜才會大量發布、存在數小時的外流影片,耐住不舒服的情緒持續了解此體系的習性、用語、邏輯等,調查後期才獲得進入付費色情論壇「創意私房」的資格,並經一則則比對後發現,台灣網路九成以上非法色情資源都來自於此,進一步去挖掘幕後加害者的身份。
受害者對記者保持警戒、不信任,約訪過程困難重重
追查加害足跡的同時,蔣宜婷也著手接觸受害者們,面對他們的警戒與不信任,蔣宜婷以《性、謊言、吹哨者》中的話警惕自己:「這一類報導天生帶著不公平:她們沒有做錯任何事,為什麼公開說出不愉快的事,是她們的責任?」
蔣宜婷描述,當他接觸到報導中的丹尼(化名),就寫了整整兩頁A4大小的約訪信,從為什麼要當記者寫起,也說明了記者的工作內容、一個新聞專題的產製把關、這個報導希望產生的影響等,「幾乎像是一個我的自我介紹加企劃書給他」。
蔣宜婷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一方面對方無從得知媒體會將他的素材如何運用,所以記者必須精準的告知採訪內容的去向,另一方面,即使是見面相處過的人都不見得能信任彼此,更何況記者就是對方的陌生人,需要更耐心建立關係。經過這封長信和多次的訊息對話,蔣宜婷才終於讓丹尼願意卸下心防受訪。
在報導製作的過程中,蔣宜婷也持續思考如何讓讀者去理解受害者,明白他們不是天真或笨,而是被經驗老到的設局犯罪所害。因此,蔣宜婷費時去拆解加害者的犯罪手法,並採訪了心理師、警政人員、司法人員等去解析此詐騙陷阱。
在報導呈現上與設計師合作,透過許多插畫展現受害者的面貌與思維,也藉他們的群像主動告訴讀者,受害者不是單一樣貌,不是只有很脆弱、感到羞恥、無法面對的類型,也有人是自主合作去加入群組蒐證,甚至傳訊息請對方撤掉影像的受害者,「我想要讓讀者知道說,其實在這樣子的事件裡面,他不是只是一個受害者,他其實也是一個行動者。」
受訪者傳達的勇氣與力量也時常鼓舞到蔣宜婷,他坦承,從製作deepfake事件報導時,就知道國外有女記者因為製作類似新聞,因此被加害人報復換臉,投身在數位性暴力調查的他也擔心過自己,「不過當你的受訪者都已經站出來了,擔心這件事情好像又很沒有道理,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在承擔這件事情的人。」
蔣宜婷提到,對他來說,這類數位性暴力的報導有其特殊性,因為性私密影像並不會隨著報導的刊登而消失,甚至會被報復式廣傳,犯罪行為也持續進行,因此在編採規則上,他也更加謹慎並保留彈性。
例如,報導發布前的原則是不能夠讓受訪者看稿,但在此案例上,蔣宜婷苦思了許久,選擇朗讀稿件內容讓受訪者聆聽確認。蔣宜婷強調,「我覺得沒有一個答案,是在這個報導裡對的,在下一個報導也是對的。」他認為,每篇報導的性質不一樣、報導當事人的處境與狀態也相異,因此,「每一次,我們都要很認真去看待我們做的每一個抉擇跟決定。」並反覆確認自己的作法與思考模式。
除此之外,他也請公司法務對報導內容進行嚴格審視確認,並在保障受訪者隱私上花了諸多心思。
性暴力類型報導查證困難,避免可信度遭議是記者重責大任
另外,如何查證核實是採寫性暴力類型報導常見的疑慮,蔣宜婷分享,他在採訪後,會請受訪者盡可能提供一些證據,並會強調需要證據的原因不是我質疑你,而是希望讀者在看報導的時候不要質疑你。
蔣宜婷表示,避免報導的可信度遭攻擊是記者的重責大任,不該讓讀者因記者的疏忽確認,而有機會去指責受訪者。他也分享另一種作法,是《德國之聲》曾以系列報導處理此類題材,採取的方式是找到更多當事人去佐證原先唯一指控者,即便在缺乏明確證據(如:截圖、目擊者)去證實的狀況下,有夠多當事人揭露其受害事實,也能夠支撐出一種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