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專訪】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編導鴻鴻:刻意使用中、台、日三種語言發聲,除了台灣沒有地方能這樣做

文:陳威任

「再平常不過的專訪種語房客退租,為什麼會引來一輛停了一年也不開走的混種鴻刻卡車?為了清空家門,怎麼又得牽扯上警察、當代導鴻地方司法官僚體系,歌劇以及賴也賴不掉的天中台日台灣人情世故?......」

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製作的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由指揮簡文彬、殺編聲除編劇暨導演鴻鴻,意使用中言發樣攜手作曲家李元貞與爵士樂手謝明諺,專訪種語混搭聲樂跟爵士樂的混種鴻刻聲響設計,打造出融合室內樂、當代導鴻地方聲樂演唱與薩克斯風自由協奏的歌劇當代歌劇。

鴻鴻緬懷孟浪  讚大俠風骨Photo Credit: 中央社
鴻鴻

《天中殺》改編自同名小說〈天中殺〉,「第一次在《鹽分地帶文學》上讀到黃靈芝的殺編聲除小說,對這位戰後開始以日文創作的意使用中言發樣台灣作家感到驚艷無比,同時亦驚訝於黃靈芝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專訪種語沒沒無聞。」導演鴻鴻希望透過這次的改編,讓大家對黃靈芝的文學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這次小說改編歌劇的表演形式,將台灣當代歌劇的現況跟可能性展現出來。

初讀黃靈芝的作品,就將《天中殺》帶到文學課的課堂上當成教材,鴻鴻對黃靈芝小說的肯定與評價可見一斑。當鴻鴻2021在台中國家歌劇院與一群歌手排演華格納(Wagner)的歌劇時,興起與身邊這群優秀夥伴再次合作的念頭,而「一起製作由黃靈芝的小說改編成的當代歌劇」正是導演心中最好的題目,於是節目的初步構想就誕生了,工作團隊也幾乎是原班人馬再續前緣。

經典小說改編成歌劇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威爾第(Verdi)歌劇《茶花女》便是如此。但是,僅僅是執導一齣小說改編的歌劇,無法滿足鴻鴻自我突破跟創新的標準。

作曲家李元貞擅長轉化古樂聲韻的音色至室內樂的樂器實踐,這次要從事大規模的聲樂寫作,爵士樂手謝明諺則在這次「混種」歌劇裡扮演文化衝撞的角色,將不同樂風結合起來的大膽嘗試,對鴻鴻而言無疑是巨大挑戰,觀眾的觀賞過程亦充滿未知驚喜。這種不安定跟不確定感,也正好是〈天中殺〉這部懸疑故事所要傳達的氛圍。

然而,小說跟歌劇的創作考量畢竟不同。作為歌劇,首先要考慮到聲部的平衡,而原作小說裡幾乎是男性角色,聲部明顯失衡的情況下,鴻鴻巧手將幾位重要的角色改成女性,比如租客、律師等人,維持聲部平衡之餘,也增加了一些愛情的可能。

確實,我們很難想像歌劇這麼適合表現情感的表演方式,居然沒有愛情元素的抒情驅動點。在情節鋪展跟主題上完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女性角色的加入凸顯了演出和小說不同的質地。

回到原著小說的語言本身,這是一篇台灣人用日文書寫台灣戰後社會的小說,而導演所讀的則是經過阮文雅教授翻譯的中譯本,鴻鴻導演構思劇本歌詞時,更希望還原部份角色間對話可能使用的台語。

改編的劇本於是約有一半的篇幅使用台語演唱,另一半用華語演唱,同時安排了一位日語敘述者,像是作者的代言人一般,在故事中穿插敘述。

「刻意使用中、台、日三種語言發聲,是為了彰顯台灣文化和歷史的特殊性,我想世界上除了台灣之外,沒有其他地方寫得出像這樣語種混合的歌劇了。」鴻鴻導演為此特地請MC JJ和蕭茜協助處理台語歌詞的部分,加上黃靈芝的日文原文,這三種語言聲響,便是這次當代歌劇的台味所在。

關於主題,「天中殺」為日文漢字,是算命占卜用語。,鴻鴻認為「天中殺」這個詞彙雖然是日文,但也可以直接從中文去理解,進而帶出「天空」跟「殺戮」二個意象,形成環境及動作,散發出一種威脅感,都很符合這篇小說帶給讀者的感覺。

導演甚至透露,最初設想舞台意象的時候,天馬行空地想安排一輛卡車於開場時從空中砸下,在舞台上擱置直到表演結束。當然,實際上很難真的從空中砸下一輛卡車,但由此也看出鴻鴻對舞台效果的期許程度,而歌手們要想辦法在舞台被一輛卡車堵住的情況下完成表演,也是舞台設計跟演出的大挑戰,相當值得觀眾們期待。

音樂劇在台灣正當流行,而新創歌劇目前偏重歷史題材,生活化或類型化題材的歌劇,卻少見創作和演出的機會。近年來,深耕表演藝術的衛武營已慢慢培養出更多的觀眾群,對於不曾接觸歌劇的觀眾而言,鴻鴻想說的是,黃靈芝未來有可能會成為台灣文學研究的顯學,各類型音樂也會在下一個世代發揮更強大的影響力,如果喜歡表演藝術的人,相當推薦大家來看看這齣比較不一樣的作品,也不失為一個接觸不同藝術形式的好機會。

「像這樣的題材如果我不做,應該就沒有人會想做。」正是一股捨我其誰的使命感,鴻鴻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黃靈芝的小說、歌劇、爵士曲風,希望一次點燃觀眾們對三者的想像跟好奇心。

事實上,台灣的文學就是鴻鴻心目中最好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從2000年策展的「台灣文學劇場」開始,鴻鴻便不斷嘗試拉近文學跟表演藝術的距離。台灣的文學創作者們,大多一開始就投入小說的寫作而非劇本,因為劇本的需求通常跟產業綁在一起。

在歐洲每個城市就有一個劇院,但台灣的環境不同,鴻鴻鼓勵未來的劇場工作者可以多關注台灣現有的小說,並從中取材,也希望寫小說的人能開始嘗試寫劇本。最後,鴻鴻希望藉由這次的當代歌劇,向台灣的劇場工作者們喊話:「台灣最好的IP就在我們的文學作品裡!」

表演資訊

  • 名稱: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
  • 時間:

    2023/03/17 (五) 19:30

    2023/03/18 (六) 14:30

    2023/03/19 (日) 14:30

  • 地點:衛武營戲劇院
  • 詳情請點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