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何善好習孩子的外在動機呢?通常指孩子的行為是為了大人的獎勵所做的,例如金錢、用外鴨鴨應用食物、動機到養獎品、讓孩打電動,培養這些刺激有助於分泌多巴胺,慣從讓人的貼紙體大腦產生歡愉的物質。很多研究都證明外在動機對孩子是成軟有害的,因為一旦誘發物消失,何善好習孩子就不想做事了。用外鴨鴨應用然而外在動機真的動機到養都是不好的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探討什麼是讓孩多巴胺。
多巴胺是培養什麼?有何利弊?
多巴胺是大腦裡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它循著獎勵的慣從行為而釋放,透過神經元傳導到其他的貼紙體神經細胞,負責人的開心和興奮的情慾和感覺,適度的釋放,對人體是正面的影響。若需求太大量,就會變成上癮,若多巴胺不足,又會產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
多巴胺是大腦裡扮演快樂的主要元素,若沒了多巴胺,會變得抑鬱寡歡,甚至沒有任何行動力。曾經有一個實驗,將老鼠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部分移除,把糖果放在老鼠面前,老鼠竟完全沒有興趣。
然而如果多巴胺過量,又會發生什麼問題呢?有一項劍橋大學的研究,分析15位正值青春期,且很喜歡打電玩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每週打電玩的時間超過9個小時,研究發現這些青少年的大腦比其他少打電玩的同齡少年,大腦有著更大塊的紋狀體,當他們打電玩時,大量的多巴胺湧入大腦的紋狀體,持續不斷的刺激這區域,以達到平衡。然而似乎除了電玩這樣高聲光效果的刺激,其他的活動都無法激活這塊大腦區域,導致他們需要長期高頻率的高聲光效果來刺激這區域。
這表示長出這樣較大塊的紋狀體已經是成癮的結果了,若沒有高頻率的電玩,這些成癮少年將會變得暴躁、不安,對任何電玩以外的事物都沒有任何興趣。
如何讓好的外在動機充滿孩子生活
雖說外在動機長期來講對人是不利的,因為一直倚靠外在動機,當外在動機誘發消失時,就會失去行動。然而好的外在動機,其實對於大腦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在外在動機(獎勵)還未能轉為內在動機(成就感)時,是可以培養成好習慣。
鴨鴨貼紙
我的兒子馬克從三歲的時候,家中貼一塊板子,若表現好,可以貼貼紙(因為是鴨鴨形狀,所以簡稱鴨鴨),比如早上七點二十前出門上學、比爸媽更快吃完飯,晚上九點上床睡覺等好表現時,就可以賺一隻鴨鴨,一隻鴨鴨抵$20元,他可以拿去遊樂場玩賽車電動、或者買他喜歡的玩具。
鴨鴨有曾經短暫的讓他積極,比如早起早出門,或者早睡,這些訓練他養成好習慣的規定,曾經短暫的養成好習慣。但人總是有惰性的,當他賺足夠的鴨鴨時,他會變得不想努力,等錢花完了,甚至破產了,才要開始重新賺,從這裡可以看出外在動機的缺點逐漸出現。
因為集點數是一種代幣制度,需要立即回饋,若有延宕就會漸漸失效。因為馬克常拿鴨鴨來換成遊樂場的代幣,當我們少去遊樂場、或者現在疫情期間根本無法去時,鴨鴨的意義就漸漸失效了。
線上加分機制ClassDojo
我的好朋友(他住在屏東)的小孩與馬克同年紀,每周二晚上我會幫他們兩個透過遠距的方式上英文課(對,即使馬克跟我在同一空間,他也很愛遠距學英文)。
為了增加競爭性,上課時表現好的可以加ClassDojo的分數(如圖一)。這是一套線上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平台,老師可以傳送即時訊息給家長,而我只使用平台裡面的加分功能,因為有卡通圖案和分數,達到遊戲化的功效,也能增加競爭性和刺激性。
這些ClassDojo分數可以轉化成錢,一分等於一元。兩人開始有競爭性,也比較願意搶答。但也變得容易計較,不服老師給的分數,甚至會互相比較,雖然買得玩具很高興,但買完之後分數被扣回來後又會開始患得患失,外在動機的缺點一樣在這裡出現。於是又有下一個加分機制的使用。
好習慣培養軟體Habitica
Habitica是個有遊戲機制的好習慣養成軟體,裏頭有RPG的遊戲角色,還能收集虛擬裝備和金幣。原先只是我自己用此軟體記錄我的習慣養成和待辦事項,現在七歲的馬克看到也說想要試試看。於是他每天似乎又多了一些做事的動機了,只要背完單字就可以加經驗值和賺金幣,經驗值可以升級和換裝備,虛擬金幣可以拿來換電視和打電動的獎勵。
Habitica有四種預設機制:
1. Habits(習慣): 習慣可以設定想要培養的好習慣,因此我給馬克設定的好習慣就有下面幾項,每一個習慣可以調整難易度以及頻率。如下圖二,我通常都設簡單且容易完成,但需要高頻率做的習慣。另外還有想要馬克改掉的壞習慣,如下圖三。每增加一個好習慣,經驗值就會上升,也可以賺到金幣,反之則下降和扣錢。馬克玩得非常認真,每次完成一個好習慣時,他都要自己按+1,當有拖延等壞習慣出現時,我要按下-1時,他還會跟我鬧情緒,這樣的懲罰其實比大聲斥責好太多了。
2. Dailies(每日任務):這一項是每天馬克需要完成的任務,還在上學期間,馬克除了學校作業以外(他沒有在上安親班),還需要完成我給他的兩個reading。也不一定都是閱讀,我只是這樣統稱,任何學習包括寫測驗卷、算數學題目、甚至玩線上學習平台等,都可以算是reading。最近因為開始放暑假了,他自己也覺得每日任務可以增多,當然常常也無法每天都完成每一項,但擺在那邊總能提醒他還有哪些事情該每天完成的(如圖四)。
3. To Do’s(待辦事項):這是待辦事項,當然小孩的待辦事項沒有大人多,但可以將一些他想完成(或者該完成)的項目設在這裡,例如我希望他可以先背乘法,而他自己想要學做影片,所以這兩項就變成他的待辦事項。記得待辦事項不要將難度訂太高,可以試著將大項目拆解成小項目,例如做影片這件事情對小孩來說難度頗高,應該需要拆解成寫腳本、錄音、學影片剪輯、上字幕等。若沒有拆分,就會覺得難度太高而不想做,所以這也是「做影片」這項待辦事項擱置在這裡很久都沒有動的原因。記得永遠可以將大項目細分成小項目,人就會覺得變簡單而更想去做,例如寫腳本若覺得太難,可以拆分成寫10分鐘的腳本,或者寫50字的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