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离世前三个月寄出论文更正信—新闻—科学网
2007年1月,彭桓上海出版的武离闻科《科学》杂志(59卷1期)最后一页,刊登了一封更正信。世前信的个月更正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贵刊2006年1月(58卷1期)登载我文《具有启发性的寄出广义相对论》后,在继续研究中,论文我发现该文中一等式(该期42页左栏下倒数第12行)右侧第三项的信新学网系数有错,–N/2应为+N(N–3)/4。彭桓因而此后直至文尾段前的武离闻科讨论皆应作废。” 这封更正信的世前发出时间是2006年11月16日。3个多月后,个月更正彭桓武走完了92岁的寄出不平凡人生。 “这是论文我发现的彭先生在正式科学刊物发表的最后署名材料,足以反映彭先生一生严谨求实的信新学网科学态度。”学生刘寄星说。彭桓 刘寄星只做过彭桓武半年多的半个研究生(受黄祖洽、彭桓武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但他说,彭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却一直深深感染着自己。 1994年底,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领导班子换届重新组织学术委员会。时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刘寄星代表所里邀请彭桓武继续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不出所料,彭桓武选择了拒绝:“当学术委员就得做学术委员的事,理论物理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就是我当初和何祚庥商量成立的,一个规矩就是不要只当委员不做事的人,而且我们给了学术委员会很大的权,要决定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我都快80岁的人了,物理发展的许多新方向我都跟不上,怎么去决定理论物理所的科研方向?” 刘寄星劝他:“方向是大家商量,又不是你一个人定。你是理论物理所的创建人之一,不当学术委员,别人还以为我们这届领导连老所长都忘记了。” 也许是后一句话的作用,彭桓武终于在邀请信的回执同意栏下打勾签名,但补充了4个字——“只做半届”。 之后两年,彭桓武照常参加学术委员会会议,每次都积极发言,给理论物理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但1997年初通知他来开会时,彭桓武却说:“当初为了支持你们新领导班子,我才同意做半届学术委员。现在我完成了任务,你们也干得不错,我就不当了。” “这件事说明,彭先生无论对任何事都严格坚持科学态度。”刘寄星感慨。 人物简介 彭桓武(1915—2007),物理学家。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者:陈瑜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11 9:28:11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彭桓武:离世前三个月寄出论文更正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