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挪威當代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的書評時間這本書時,著實會被它的奮鬥戀的男讀個厚度與三十四萬餘字,頁面中密麻的愛中間距嚇到。不知不覺讀到中段時,人們人的人生與友人抱怨了下他的花那叨叨絮絮,你會不斷的麼多麼被原敘事線岔開再進入他下一個世界,回頭後已經幾千公里遠,書評時間還要費盡心思幾萬字的奮鬥戀的男讀個距離走回來,然而這也是愛中吸引的點:我找不到停頓點可以中斷閱讀。
如果要你直視並與眾人揭開心底的人們人的人生黑暗,你願意嗎?
在多數的花那自傳性書寫中,我們看到的麼多麼是作者已透過書寫所要呈現出來的部分,這當中有可能夾雜著虛掩、書評時間迴避著黑暗與自身罪惡,奮鬥戀的男讀個我不敢說克瑙斯高所書寫的愛中自身之劣是不是百分百的陳述,但他百分之百掙扎過。
回到書名《我的奮鬥》英文版譯作My struggle,或許我更喜歡這譯名。
我看見他的猶豫不決,對於要不要承認或是否選擇遺忘自己那年少發生過,不敢直視的事情;再怎麼討厭自己的軟弱卻仍然書寫之。然而我們常常得是透過他人存在而知道自己的位置,因此這樣的私密書寫,克瑙斯高不只寫自己,還有他人。
若說我們對於偶爾窺探他人私密多少都有點慾望的話,應該有同樣比數不想讓別人同樣窺視自己的黑暗。據說克瑙斯高寫就這本《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讓他的妻子再度陷入憂鬱症,並相信他倆再無浪漫可能。更不用說書裡還有著大量他人鉅細靡遺的生活足跡,值得讚許的行為與種種不堪狼狽,就書寫在紙的兩面。
試想,與你最親近的人,稱兄道弟的傢伙,卻將你所敘說的私密對話,家人間狗屁倒灶公諸於世,還在你們的國家銷售超過五十萬冊,出版至世界各國,你會做何感想?
是因為足夠真實,還是因為夠私密,才得以如此讓人好奇?
想要燦爛,首先你要被看見,被看見,就是容許自己成為獵物。
同樣是私密書寫,讓我聯想起越南裔美籍詩人王鷗行(Ocean Vuong)書寫母親與外婆的《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相較《我的奮鬥》系列讀來卻沒有這麼反感。不是文體、不關國家,或許是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寫得太過鉅細靡遺,而這當然包含了不認同這個人的一部分。他將自己與他人都化作獵物,被大家看見。
可卻也同樣在思考,作家不得不寫,是不是無法忽視自己與他人內心層面的掙扎?
如果迴避了自己真正想書寫的,是不是所謂的自傳反而存在虛假?
看完之後我稍加理解,對於這樣書寫人生的人,先不論他是否為當代暢銷作家,抑或只是平凡人,仍存在著無法完全認同這個人的一部分。
一如我們面對自己所愛之人,愛之下,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恨與厭煩,只是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平凡卻也必經的愛情
而在毫無停頓可能的自述中,也夾雜了大量與旁人的對話結構,這種透過你來我往堆疊的時間長度,對生命的探討,讓我想起了《愛在三部曲》。
克瑙斯高描寫與琳達從初次相遇到決定結婚,以致到婚後的種種爭吵與現實光景,也跟《愛在三部曲》系列中所詮釋的,從人與人之間的可能花火走到歡迎光臨現實人生有所交集。
或許沒有電影劇情中前段的浪漫,然而越平凡的日常卻越有震撼與共鳴,於我來說那也是必經現實,美好與不美好一起攤在陽光下。剎那間的永恆是美,但真正能夠理解,也得有時間的累積。
愛情與男女乃至人性之於社會有太多種面向,利用對話堆疊的時間,成為了他們眼裡形塑彼此的存在。
然而也正因如此,越深刻的相處,越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矛盾,在愛與獨處間,距離美感不再。一位依然還在掙扎的男子,光明與黑暗時常伴隨著他。
或許沒有了激情浪漫,迎來了家庭、工作與瑣碎生活,克瑙斯高光是從沒有明確界線的自我獨處與家人時光就大書特書,充滿對人生的詰問,夾雜在柴米油鹽之間。
論人身處喧囂中的孤獨,歲數中段的孤獨
我們能看見這位滿臉鬍渣,疲憊感重的男子,文筆有著北歐的冷冽,但他書寫的孤獨,卻弭平了我跟他之間的距離:「我在大城市生活的唯一意義,就在於我即使置身人海,也能保持完全的孤獨。」
對於曾身在異國工作的我來說,當時重新觀看了所謂過客與居民的關係,身在人群,周遭來往的面孔從沒見過,意識到自我存在時的那一股自由。
而要探討中年危機也不是沒有,這幾乎是一本能讓你回顧過往,又讓你得以預防的人生範例。
到了四十歲這個年紀,你迄今所過的、一直以來都是暫時的生活首度變成了生活本身,這種重新的思索清除了一切夢想,摧毀了原來的種種觀念,即認為真正的生活,一心要過的生活,要做個一番偉業,都在別處。
人到四十,你才明白,一切都在這裡了,這平庸的日常已經定型,且將永遠如此,除非你有所行動,除非你最後一搏。
這樣探討年紀或許悲觀,但隱藏在背後的涵義我想解讀成:若你還沒有四十,那請先意識到自己究竟年齡到了會不會有這股遺憾?而若你現在年歲將近卻已有這樣的感嘆,有沒有可能再為自己奮力一搏?
說到最後,如同作家吳明益在開頭的專文推薦中也提到一個很直覺性的問題:「我們花那麼多時間讀另一個人的人生做什麼?」
在這630頁的路途上,在克瑙斯高毫無節制的人生書寫上,我們得以有餘力提問、反思、嘲諷或附和,那同樣映照出我們的人生,不可省略。
要如何到達那裡?那裡是哪裡?這是肯定句也是疑問句,我們總是一邊總結一邊提問,因為,有時我們的總結在他人的提問裡,有時我們的提問在他人的總結裡。
延伸閱讀
- 【小說】《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在生命離開的那一瞬間,身軀就歸屬死亡
- 【書評】《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我們終其一生都在逃離父親,然而,那些眼淚又是為了什麼?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