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空间不足 谁来满足“银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
【热点观察】 晚上9点多,67岁的文化郑君荣百无聊赖地按着遥控器的按键,青春偶像剧、活动化需综艺真人秀、空间文化类节目……各种内容随着电视画面的不足切换轮流闪现。不过,满足这一切似乎难以引起这位老人的神文兴趣,“要么看不懂,银发族要么离咱的文化生活太远”。 郑君荣是活动化需山东枣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她吃喝不愁,空间身体硬朗,不足儿女已成家,满足孙辈也开始上学,神文按说应该对日子很满足,银发族可她总感觉生活里缺点啥。 郑君荣缺的是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艺产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跟青少年一样,老年人同样有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只不过很多时候,这种需求被社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很多时候都是自娱自乐 郑君荣这样的农村老人,平时只能看着“看不懂、不爱看”的电视节目来消磨时间。相较于他们,城市里的老人尤其有一定文化层次和文艺爱好的老人的退休生活要相对丰富一些。 “忙得很!从早到晚都有事。”97岁的魏鸣一老人如此形容他的退休生活。 满头银发,西装笔挺,皮鞋锃亮,魏鸣一是一个十足的“文艺老年”,爱看法文小说,会唱歌跳舞,偶尔还写写诗,兴趣广泛。退休前,他在央企担任领导职务,“年轻时工作忙,经常晚上九十点才下班,退休后,这些爱好都迸发了”。 他的时间表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早上起床后就要上网,了解国内外时事;上午出去摄影,拍照、打印、制版成册样样都自己来;下午和合唱团的老伙伴们一起学唱外文歌;晚上打台球,健身又动脑;偶尔写写书法,逢年过节与老朋友互相唱和诗词…… 和魏鸣一一样,89岁的杨士烨老人退休后也重新拾起唱京剧的兴趣爱好。每周三上午,杨士烨和几个京剧爱好者组成的京剧小组都有集体排练活动。每次排练,老人们唱得有板有眼,不时用手打着拍子,虽然没有华美的服装,也没有精美的脸谱,但自信和满足写在老人们饱经沧桑的脸上,他们动情的演绎引来了不少路过的老人驻足欣赏。 92岁的李克威老人也是京剧小组的成员之一。从北京广播电台离休后,重新拾起京剧这个以前无暇顾及的爱好。听磁带、看唱本、和票友一起交流学习,过得格外充实。“离休后才有这份闲情逸致,高兴了就唱两句,挺好的。”李克威满足地说。 魏鸣一、杨士烨、李克威这些老人都有自己的文艺爱好,且生活在同一个养老院。这个比较高档的养老院有不错的文化活动空间,所以老人们具备“自娱自乐”的条件。 可对于很多独居的普通老人而言,不要说参加集体文娱活动,平时能有人陪着说说话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73岁的张庆成老人,多年前从河北老家来京。老伴去世后,儿子要他搬过去一起住,可他不愿意给儿子一家添麻烦。夏天,张庆成还能在小区里转悠,围观一下老人们下棋、打牌,可一到冬天,他只能待在家里,望着窗外发呆。 老年人文化活动空间不足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六三四研究所退休职工孙渊十分喜欢跳舞。退休后,她报名参加舞蹈学习班,考取了拉丁舞、舞厅舞教师资格证书。有了这些证书,孙渊又重新上岗——她与北京各街道办事处合作,教老年人跳舞、组建舞蹈队参加舞蹈比赛。可不管是自己跳舞,还是教别的老人跳舞,缺乏空间和场地总是让她头疼,每次跳舞时,脚在动,心却悬着:“脚步声、音响声会不会影响他人?” 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足,已成为影响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4亿,全国共有老年学校4.9万个,各类老年活动室35万个。几年过去了,我国老年人口增加了2000多万,可老年活动场所并未增加多少。放眼城市的各种公共文化空间,不管是文化馆,还是图书馆,到处都是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影。有的城市还配置了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少年宫、少儿图书馆、儿童中心。也许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老年人爱静不爱动,或者说宜静不宜动,而家里是最安静的地方,所以老年人没事在家里待着是最好的选择,对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需求并不特别强烈。 可现实是,因为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空间不足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频频出现。比如近些年,“广场舞老人与打篮球年轻人为争夺场地互殴”“老年晨跑队暴走遭遇车祸”等新闻就经常见于报端。 长期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者刘向国说,老年人因为腿脚不方便,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一般都遵循就近原则。针对城市老旧小区老年人多而文化活动空间不足的现状,他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时要盘活存量,利用小区地下室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文化活动空间。另外,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专家们也呼吁,城市新建的小区应将老年活动室像幼儿园那样纳入小区的配套设施。 孙渊还提到,老年人的文艺活动和文艺需求缺乏专业化的指导。相较于丰富的文化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养老院等地方有时候可能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死角”。专家表示,各种养老机构应加大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沟通对接的力度,以增加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的数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 老年题材文艺创作要跟上 除了唱歌、跳舞、下棋等,目前老年人最主要的文娱活动恐怕还是看电视。可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节目,在收视率指挥棒的作用下,纷纷向年轻人靠拢。于是,像郑君荣一样的老年人才会觉得现在的电视“没啥可看的”。 近几年,一些文艺工作者已经关注到“银发族”,也创作出一批反映老年群体和老年生活的作品,比如电视剧《嘿,老头!》《老闺蜜》从老年人生活的细微处入手,让人看到诸多发生在老年人中间平凡感人而又温暖美好的故事;舞剧《Ta还在我身旁》白描式呈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表达陪伴与关怀的温情主题。不过,整体而言老年题材文艺作品仍然太少。 2019年,海顿编剧并执导拍摄了老年题材电视剧《幸福院》。“拍摄前,很多人一听是老年题材都劝我不要做,认为拍出来肯定没人看。”海顿说:“如果没人看,只能说明没拍好。”《幸福院》没有像有些作品那样渲染老年人的沉闷孤独,也不再纠结于生活琐事和家长里短,而是用轻喜剧的形式聚焦都市养老,展现当下两代人关于新型养老的观念交锋,不仅探讨了幸福的真谛,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份“都市养老图鉴”。2020年春天,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于是,海顿接着拍摄了幸福院系列第二部《幸福二号院之老有所安》。在海顿看来,老年题材是未来文艺创作的蓝海,创作者要打开思路,用多样化的艺术方式把老年人缤纷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卢晓蓉与魏鸣一、李克威等人住在同一个养老院。她日前看了某一部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电影,内心感到有些苍凉。“我在想,年轻人看了这样的电影,会不会觉得照顾老人很累?会不会觉得老年人是累赘?”卢晓蓉告诉记者,她和周围老年人的生活完全不是影片表现的那个样子,她期盼文艺界能深入挖掘老年群体真实的生活、心理与情感状态,反映老年人阳光、积极的生活状态,这样才能引导社会理解、接纳、关怀老年群体,才能让全社会理性、善意地认识老龄化过程。(记者 方莉 刘平安 韩业庭)文化活动空间不足 谁来满足“银发族”的银发族精神文化需求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1-10 08:48:21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受數據造假影響 日本大發工業公司多款車型將暫停生產
- 《大腦逆齡指南》:不運動的人神經元甚至會改變形狀,讓人更容易焦慮與緊張
- 不求沒有遺憾的人生,但希望可以過上沒有後悔的人生
- 【2021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瀑布》、改編劇本《濁水漂流》
- 兴农评丨全红婵大哥直播带货,这份助农情怀值得被看见
- 閱讀《沉思錄》——羅馬「哲學家皇帝」對香港人虛無生命的當頭棒喝
- 【專家意見】萊豬真的對人體無害嗎?食用多少劑量才會超標?
- 【2021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該死的阿修羅》王渝萱:不敢說最愛電影,但我想繼續當個說故事的人
- 加沙地帶已有近4萬人在本輪衝突中死亡 包括1.6萬多名兒童
- 《變富:創造財富的100種關鍵突破法》:如果你錯過了自己「一生一次」的機會,就去慶祝吧
- 随机阅读
-
- 俄國防部宣布組建3個新集團軍 以保護邊境地區
- 【小說】《約伯與飲者傳說》推薦序:兩篇故事都表達猶太人無家無根的共相,彷彿預見歐洲的未來
- 《失控的努力文化》: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輕壓力和更快樂,最好的辦法是「用金錢換取時間」
- AI分析博物館不同年代的肖像畫,竟可導出社會信任度的歷史演化規律?
- 国内最大载客量碳纤维高速客船下水
- 「姜糖」組義工團清潔海岸:追星都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 AI分析博物館不同年代的肖像畫,竟可導出社會信任度的歷史演化規律?
- 美國轟炸機模擬對俄羅斯發動核武,俄國防長「特別不滿」並邀中國共同抗美
- 陕西汉中:“五个必须”保障食品安全
- 公視讓退將宣揚「投降主義」爭議,突顯台派國防議題詮釋權的不足
- 【小說】艾莉絲孟若〈半個葡萄柚〉選摘:中學生活危機四伏,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羞辱
- 單身不等於孤獨、孤獨也不等於心理困擾,但「孤獨感」的確會影響健康
- 俄羅斯衞生部稱庫爾斯克州遭襲 已致31人受傷
- 白色恐怖時期《新生報》女記者之死(下):成為特務電影《風聲》靈感來源的「繩刑」
- 秋冬食療強調「白色力量」,癌友進補要留意哪些事項?
- 【圖輯】難民渡海記:躲過法國警方和洶湧波濤,這40多個難民平安抵達英國
- 简历优化:锦上添花还是掺水“埋雷”
- 蘋果Apple Car核心工程主管跳槽,傳聞自駕車2025年登場再添變數
- 衛福部調查:台灣5名婦女就有1人曾受伴侶暴力,王婉諭呼籲速訂專法下架「性私密影像」
- 《那個用歌說故事的人》推薦序:阿美族歌謠radiw不只是以歌反映生活,更是生活本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