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島
對抗的馬祖記憶
在時間中
風化成層疊的暗澤隨著海的遼闊與浪的強勁
軍事構築的日常異質
在轉化中糾纒浮現在地景的現地創作中
啊!島嶼在晨起時
清理結痂的國際創傷
朝向恆久的
浪平
抵岸
透過一首短詩,嘗試在記憶與風化的藝術嶼世衍生與噤意象中,找尋一個戰爭虛構化的島馬代島嶼,如何轉換身份的祖島時間旅程;剛開始,幾些概念的聲何思爬梳漸次成形;進而,轉為繁複的文化糾纏與矛盾,在蛛網脈絡整秩過程中,冷戰如何漸次被看見與對待。交織
因為,下反曾經的馬祖戰爭儘管有虛構化的層面,卻在近代史中深烙著國共內戰的國際創傷;以及,至今仍具深刻內涵的藝術嶼世衍生與噤東亞冷戰前線環節。這一切,島馬代都還在歷史當代化所層層交織的祖島反思性中。
誠如,詩中所言,戰事軍管已在1992年告終。轉眼30年時間,戰事帶來的種種干擾或奮進,在國家定義下被指派為種種命題,形同消失於襲過碼頭的一陣海風,留下某種時間中退逝的跡痕,恰如面對碼頭牆面上一道留有強制性暗示的藍白標語:「同島一命」。
深思這標語,其實已經層層轉化多層內在意涵了!然而,記憶如何被記載,何以被記載,在國族軍事想像凋零之際,常民日常的時間推演,通常並非以一套常規,便得以被順遂梳理;特別在這座常備軍事動員又未曾軍備啟動的島嶼,島民的日出與日落,其實和國家軍事指派下的集體使命,發生著既規訓且抗拒的心理過程:在意識層面上,戰地與常民的異質性,始終蓄積著一股規範下的地火,化做潛意識層面,無法明白言說的創傷,更多是說不出的真切感。
在這樣的脈絡下,當「藝術季」的想像轉化為「藝術島」的推衍時,便見出在跳脫軍管記憶的美學慾望下,復甦島嶼生態、生活與生產的永續營運想像,一 一浮現在轉化機能上,以文化登島作為一種號召,這將與深度旅遊觀光以及在地時空再造,產生怎樣的連帶呢?幾乎讓人無法不去正視其軌脈運作的肌理。
最早,當然要回到1990年代初期,以台大城鄉所夏鑄九及其團隊為代表的聚落保存計畫,如何深入北竿芹壁村與東莒大浦,最能訴說文化與空間打樁治理的理路。
隨後,常民記憶採集與研究的理性化,恰與藝術駐村的種種感性,發生相互對話的關係。海洋孤島的廟宇文化,在風險意識的催生下,作為節慶的祭典備盛大舉行,更是一種人與天地及傳承的自然動員。
然則,馬祖作為一個藝術島的前提下,如何在時空轉換的過程中,再次深化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東亞第一島鏈反共圍堵,藉以更深地爬梳「軍管時期」與美援下的農漁業轉換,在犧牲農漁以建構台灣本島加工出口產業的歷程,卻是一項藝術與政、經、歷史在這島嶼上,能否真切釀出具有時間意識的藝術作品的關鍵。
冷戰,幾乎以涵蓋整個島嶼的政、軍與日常脈絡,影響著軍管時期漁事沒落,以及在強化二戰後美國資本全球部署的帝國思維與行動下,島上人口因著農漁業衰敗,轉而移居至台灣加工出口勞動的真實歷程。
「世代之間對於漁事衰落與軍管的複雜情結,儘管有所差別」馬祖青年會,也是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生的曹雅評,以她深入冷戰歷史脈絡的論文,以及身為「馬青」新生代的視角,讓我們看清:「冷戰下,美國對東亞的介入,其實才是影響馬祖作為戰備島嶼,在階段轉換斷層間,顛跛進展的核心元素。」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出發,藝術島提出的:2020年《戰地轉身・轉譯再生》馬祖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方得以生產出聯繫記憶與當下的立體意涵。也就是在國家軍事動員下的他者性,如何以藝術做為自我定義的開始,其實無法跳脫冷戰圍堵下,逐漸在軍事退出的場域中,共同記憶在歷史化的歷程中,如何轉入地下,成為一種符碼的存在。
例如,在《地下工事》的創作項目中,幾項藝術創作的發生,都在狹隘、曲折而充滿轉折性的地下坑道中,不斷經歷記憶與當下的文化轉譯。這也就讓人在地下這個身體經歷中,觸碰到每一個地道,在冷戰記憶的延伸中,最終逢上的砲口,雖僅是一扇方方的窗口,在時間的推衍中,朝向的仍是茫茫然的海洋。
是現實?或時間彼岸的冷戰記憶,讓這個朝向茫然的砲口,帶來更深的反思?已然成為如何形成一個島嶼嶄新定位的命題。
《迴島嶼吧!》是發生於東莒的藝術創生計畫,創意地將「回」轉作「迴」,有迴繞的意思,當然與島上的廟會繞境,不免產生新的聯想。
然而,若將「迴」進一步延伸到「洄」,則有洄流的意涵。得以從時間記憶的島民離鄉,進而思索或促成島民返鄉的潮浪洄流,這是相當真切的一則常民敘事,發生在藝術家與島民和志工的共同想像中。
就在島上一處稱作神秘海灘的沙岸上,藝術家楊芳宜與共構創作團隊,以再生觀念出發的木椅與墊子,提供我們更多思考曾為軍事禁忌、於今開放觀光的島嶼,再生的藝術創作,給出島嶼再生怎樣的反思呢?再生,能憑空發生嗎? 恐怕須經人對共同記憶的一再轉譯:創作如此,島嶼再生何嘗不是如此。
「洄」,於是轉化為一項戲劇計畫,稱作:《洄到家了》。在劇中,連結在地居民的生存紀事;也進一步將廟會儀式轉化進表演的場域中。軍管與漁事,儘管如浪濤擊打的花崗岩,漸失實存的痕跡,卻留下風化的澤顏,令人印象深烙。
結合踩街、面具、鼓板、角色扮演、傳統戲曲身段等等,一齣庶民風格的戲碼,連結起2014年在「瀨戶內海藝術祭」時,跨島演出的種種身體與形象。當然,一樣是海洋卻有兩種不同的風采,甚而相異的海洋生態與環境及住居狀態。然而有一件事情是向似的,亦即, 離鄉而去與返鄉而回的「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