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京津冀|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他在京津冀“成”风破浪
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记者王井怀)临近春节,圆京成卫东没买年货,津冀匠京津冀也没顾上给自己的从线成风工作室挂灯笼。他这几天一直往码头跑,工人国工关注新运行的破浪“智慧零碳”码头管控系统的“一举一动”。 天津港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梦在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圆京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津冀匠京津冀成卫东也参与其中。从线成风 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散货堆场,破浪成卫东指挥拖车。梦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19岁进入天津港当工人的圆京成卫东,当时想不到,津冀匠京津冀在40多岁时可以参与到这样高科技的工作中。“得处处留意,一步步走稳喽。”一身蓝色工装、中等身材的成卫东笑着说。 天津港每天有为数众多的货物云集进出,这里面不少货物都经过成卫东等拖车司机的手。 1998年,从学校毕业的成卫东来到天津港后,迎来第一个身份:拖车司机。当时,天津港大大小小的货物几乎全靠拖车在货轮和港区之间转运。成卫东随身背着包,放着几本参考书,一有空就翻几页,随时学习拖车等机械设备的构造与应用。 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成卫东(左二)给同事们讲解智慧港口发展。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以前,港区里各类货物、车辆、人员密集,路况复杂。而拖车长达20米,转弯、倒车时司机视野受限,全靠司机摸索经验,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尽快熟悉拖车,成卫东曾主动请缨到队里保养组锻炼,他在拖车上下里外钻来钻去,常常弄得全身都是油污,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爱思考的成卫东在十几年前便研究“数据化”。他把拖车操作的一个循环分解成40多个动作要素,需要挂几次挡、踩几脚刹车、回几下头等,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逐个研究,逐渐在大脑中形成了“数据库”。 拖车驾驶倒车频率高、作业难度大。为了更好倒车,他用右脚开车多年后,打算改用左脚。周边队友劝他,贸然改脚可能增加开车的风险,“这相当于清空经验,从头学起了!” 但是,大拖车左脚开车的优势十分明显。“转头角度可以从原来的最大180度增加到270度左右,视野更加宽阔。”成卫东训练了半年,硬生生把自己练成了“左撇子”。 通过不断摸索,成卫东把枯燥的拖车工作“玩出了花”,总结出“快”“准”“稳”工作法,提高作业效率16.7%,他也成为天津港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大伙口中的“拖车王”。 凭借精湛手艺,2022年,成卫东工作24年后,迎来第二个身份: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成卫东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驾驶拖车。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也正是这段时间,天津港加快向智慧化港口转型。2021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在天津港投入运营。码头里,一辆辆平稳运行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代替了老式拖车。 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依托5G、卫星等技术,能够自动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不过在上岗最初几年里,还需要一位师傅“扶上马,送一程”。 怎么让这些机器人转弯路径更优化?如何让设备运转更高效?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投入使用之前,成卫东有了另一个身份:AI师傅。 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成卫东在一辆正在维修的拖头上实地教学。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成卫东把头脑中20多年积累的“大数据”,一股脑儿提供给程序员,由程序员翻译编入程序,写成指令。通过结合实地场景的反复测试,成卫东不断训练这批新“徒弟”的驾驶技能。 如今,攻克16项行业难题的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远超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的管理难度。“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在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不断磨炼新技能。”成卫东扶了扶眼镜,眼神坚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助推农文旅融合!广东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技驿站
- 跳水世界盃蒙特利爾站:龍道一/王宗源奪男雙三米板冠軍
- 黑龙江三地建立示范区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协作机制
- 粉紅雪好夢幻? 猶他州山區「西瓜雪」恐助長暖化
- “一个萝卜一个坑”,休个年假咋这么难?
- "中风"不是小事!"卒中"已高居过早死亡原因首位
- 2013年商品房量价齐升 专家称今年房价涨幅有限
- 江苏发布第五批助企纾困稳企强链措施落地实例
- 美司法部被揭移除國會暴動相關案件數據庫
- 天下國際週報:新冷戰時代,美國「聯歐抗中」行得通嗎?|天下雜誌
- 我市顺利完成首笔水权交易
- 妤煎競搴撳瓨鏄庢樉澧炲姞 灞€閮ㄤ笁鍥涚嚎甯傚満鏆楄棌宕╃洏椋庨櫓
- 聚焦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 看中科院团队如何有效治理!
- 漢光演習史上首次 桃園國際機場反空降演練
- 超三成网售羊绒衫掺假
- 新研究:檢測血液蛋白或可提前十多年識別痴呆症高危人群
- 聚焦“6•18”| 广东召开网络集中促销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指导会
- 台股變貴,想投資陸股「撈便宜」?進場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天下雜誌
- 果大皮薄味浓郁 石棉优质枇杷上市啦
- 桃園空城翻身 8年級生首購青埔:搭高鐵比台北同事快|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