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灭绝
导读 2003年1月24日,长江长江上游宜宾段,物种有一条白鲟被人误捕,白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抢救了该白鲟,已灭并在其身上安装了一个声纳装置,长江然... 2003年1月24日,物种长江上游宜宾段,白鲟有一条白鲟被人误捕,已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抢救了该白鲟,长江并在其身上安装了一个声纳装置,物种然后进行放生,白鲟并派遣了一艘快艇对其跟踪调查。已灭遗憾的长江是,后来这艘快递触礁,物种我们和这条白鲟从此断了联系。白鲟 可没曾想,19年过去了,看到关于白鲟的消息,却是它被宣布灭绝。2022年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不少网友感叹:第一次听闻白鲟之名,却恰恰是与之永别之时。 在长江当中,一共分布着3种鲟类,分别是: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它们堪称是水中的活化石,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4亿年前的泥盆纪,当时有一类叫做“古鳕科”的鱼,它们在侏罗纪时期分化出了鲟类。因此,鲟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近2亿年的时间。现存的鲟类其实都还保留着古老的软骨硬鳞形态。 因此,白鲟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同时也是非常珍稀的物种,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在分类学上,它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也是现在世界上现存在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之一。 在古代,关于白鲟就有非常多的记载,古人把白鲟称为“鲔”,在先秦的经典《诗经》当中就有相关记载。 它的体长一般在2~3米,体重在200~300公斤,它的白鲟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主要因为是吻很长,平直如剑如象鼻,也有“象鱼”之称。根据鱼类学家秉志先生记载:在数十年前,曾有人在南京曾捕获到一尾体长达 7.5米长,体重达908千克的白鲟个体。 由于白鲟体型十分庞大,可以直接吞食很多大型淡水鱼。因此,成年的白鲟在长江当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位于食物链顶端,也有“中国淡水鱼之王”的称号。 然而就是这种在淡水里无敌的存在,近几十年却一直是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近几十年来,人们就很少看到它的身影。最后一次就是在2003年的时候。 这就使得我们对它的了解其实极为有限,甚至对它的平均寿命都不是很了解。连一些研究团队当中的年轻研究人员都没有在野外目击过它。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就突然宣布它灭绝了呢?到底有什么依据? 一般来说,学术界对于一个物种灭绝的通用标准是: 在该物种最后一次被目击之后的50年内,再也没有任何目击记录。 很显然,白鲟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到现在是19年,远远没有达到50年,其实并不符合这个标准。不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表示: 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和模型演算,白鲟的灭绝“基本是能确定的”。 后来,2019年9月中旬,IUCN在上海组织过一次专家组评估,确认白鲟灭绝。不仅如此,也有不少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白了就是“白鲟灭绝”是学术圈中很多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演算得到的结果,并最终成为了共识,并非是仔细排查过的结果,当然真的去排查也不现实,毕竟长江实在太长太大了。虽然研究结果是这样,但我依然希望他们是搞错了,希望白鲟没有灭绝! 为何白鲟会灭绝? 长江白鲟的灭绝,并不是简单的归因为人类过度捕捞,而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 首先是葛洲坝的修建,阻断了长江白鲟的产卵之路。 长江白鲟幼年时会随着长江顺流而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觅食,长江中下游的水体营养丰富,滋养的鱼儿数量更多,有利于长江白鲟生长和育肥。 性成熟之后,长江白鲟会逆流而上,回到上游产卵,它们的产卵地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河段,其中柏溪镇对岸约500米江段是主要的天然产卵场。 但是葛洲坝的修建,阻拦了长江白鲟的产卵之路,1991年之后,从未发现过白鲟自然繁殖,对于一个物种而言,没有野外自然繁殖的记录,意味着它很容易“功能性灭绝”。 在这种背景下,人工养殖是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但是等到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来保护长江白鲟时,却再也没有捕捉过活体白鲟。没有活体白鲟,咱们自然无法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来保护它,让它在人工环境下产卵。 相比之下,中华鲟还算幸运,已经实现了人工繁殖,30多年来累计增殖放流700万尾,且还在继续放流之中,补充了中华鲟的野外种群。 其次是长江过度捕捞,长江白鲟体型较大,位于食物链的上层。虽然成年后的长江白鲟没有天敌,但是长江白鲟必须要获取到足够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但可惜的是,过去长江渔业处于粗放状态,虽然一直设立禁渔期,但是禁渔期一过,一些渔民又会疯狂捕捞。鱼群的减少,也导致了长江白鲟面临食物危机。 研究员危起伟表示:它像山里没有食物的老虎。长江无鱼,白鲟是吃活鱼的,鱼没有了,以鱼为生的这个物种肯定就没有了。 再者是长江航运问题,长江是我国航运最为繁忙的河流之一,而由航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整治河道,炸礁等都影响着长江白鲟的生活。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长江白鲟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直到现如今,已经多年没有见过野生白鲟的身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疆品南下”展销火爆,大湾区掀起“疆味热潮”
- 雅安5人入选100位候选人名单
- 市本级7600多名考生昨起参加体育中考_
- 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
- 陪诊服务如何“走得更远”?
- 天天简讯:长江中下游气温继续走低 东北强降雪明显减弱
- 十问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AI领域有望突破,哪些还需火候—新闻—科学网
- 「私募」當紅,股東權益翻黑|天下雜誌
- 泉州万份暖心年夜饭 温暖一线职工
- 中職/中信兄弟公布上半季6大主題日! 3/22全面開放售票
- 基金委:经费管理改革激活创新源动力—新闻—科学网
-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新年伊始练兵忙 凝聚力量强担当
- 三地名师携手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同心聚力助推“百千万工程”
- 抓住优势主业 加速脱贫奔康
- 民主第一道曙光在花蓮|天下雜誌
- 美當選議員履歷造假 竟可如期就職
- 以发现兴趣为起点 高中特色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 進口蛋月底前上市! 陳吉仲:讓大家買到「平價蛋」
- 法國將成為首個為烏克蘭提供坦克的西方國家
- 扎哈罗娃:俄中正在顺利通过贸易战的考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