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一魚三吃!哲學、美學與批判思考》: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語言哲學的奧祕

文:林斯諺

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語言哲學的奧祕

語言是人類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魚吃與批言哲人類進行溝通主要的方式。本章把焦點轉向語言,哲學要來談談語言的美學魔力與奧祕。其實光是判思說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你相信嗎?我們常說做事要身體力行,考麼不能光說不練,連話其實這不盡然正確,都說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如何靠說話做事。不清

如果用比較書面一點的楚語語言來描述做事,大概可以用「行動」這個詞,奧祕行動的英文是act或action。在舊有的魚吃與批言哲翻譯中,act常被翻譯成「行為」,哲學但如此一來便無法與另一個單字behavior做出區分。美學方便起見,讓我們一律把act或action翻譯成「行動」,把behavior翻譯成「行為」。

哲學家普遍認為,行動必定帶有意圖(intention)。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因為寒冷而不自覺打了個冷顫,大概不會有人說「打冷顫」是我的一個行動,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如果我因為覺得冷而伸手拿了外套穿上,「拿外套穿」的確就可以算是我的一個行動。這兩件事差別在哪裡呢?在打冷顫的例子中,打冷顫這件事並不是源於我心中的任何念頭,它是身體的自發性反應。但在拿外套的例子,我的心中先有某個想法,接著我再將這個想法實現,因此這整個事件背後是有意圖的。精確地說,行動這個詞是用來刻畫一個人帶有意圖地做了某件事。按照這樣的看法,自發性的動作就不能稱做行動。

一般我們對「行動」的印象可能是像「拿外套穿」這種涉及明顯外在行為的舉動。但事實上,語言的使用也可以是行動。當我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我們一樣是帶有意圖地做了某些事。考慮一下「整理房間」這個句子。這個句子字面上的意思應該不用多說,只要具備基本中文能力的人應該都能理解。在正常情況下,當一個人使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的時候,他通常不會只是憑空吐出這個字句,而是帶有意圖要透過這個句子來與他人進行溝通。舉個例子:

甲:(準備整理房間時一邊跟乙閒聊)我今天下午做什麼?

乙:整理房間。

在這個對話中,乙說了「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但乙不只是說了這個句子,事實上,他透過這個句子來斷言(assert)甲下午要做的事。換句話說,乙除了說出某個句子之外,也透過說出這個句子來斷言某件事。「斷言」本身其實就是利用語言完成的一個行動。讓我們再考慮另外一個情境:

甲:(用傷腦筋的神情說)我這週末除了寫作業之外還有什麼事該做啊?

乙:整理房間。

在這個對話中,乙透過說出「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提醒甲該做的事。這裡的狀況跟第一個對話不同,乙並非在斷言,而是在提醒甲要整理房間。此處因為語境的變化而導致乙在使用同樣的句子時做了不同的事,亦即提醒。但共同點在於乙透過話語來向甲傳達某些事。再看一個例子:

乙:(經過甲的房間時,用上揚的語氣問)整理房間?

甲:對,房間太亂了。

此處乙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問問題,而不是用來斷言或提醒。「提問」是乙透過該語句所做的事。再看第四個例子:

員工:(戰戰兢兢、恭恭敬敬地來到老闆辦公室)請問今天的工作是什麼?

老闆:(手指著對面房間並揮手要員工過去)整理房間。

不同於先前的斷言、提醒或提問,在這個例子中,老闆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命令員工。

在這四個例子中,說話者並非不由自主地吐出「整理房間」這個句子,而是帶有清楚的意識與目的來說出該句話;換句話說,是帶有意圖地說出該句話。說話者的意圖是向他人傳遞某些訊息,因此整個發言的動作是一種溝通的行動。

先前提過,在這四個例子中的溝通行動其種類各有不同,包括斷言、提醒、提問與命令。這樣的行動,因為是透過語言來行使,稱為語言行動(speech act)。這些行動可視為說話者透過語言的使用所做的事。在這四個例子中,雖然說話者說出的句子都是「整理房間」,但說話者卻透過同樣的句子做了不同的事。如果缺乏語境,單憑字面上的意思,我們是無法判斷「整理房間」這句話究竟是在斷言、提醒、提問還是命令。

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汀(J. L. Austin)是語言行動理論(speech act theory)的奠基者,他把前述這些說話者透過語言使用所做的事特稱為言外行動(illocutionary act)。顧名思義,就是這些行動超出了言詞字面之意所能涵蓋。除了上述四個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使用裡,到處充斥著言外行動。讓我們再多看幾個例子。

一名學生因為期末考成績差兩分而不及格,他對教授說:「拜託再多給我兩分吧!」這名學生是在懇求教授,也就是說「懇求」是他透過該語句所行使的言外行動。當教授對一名報告表現很好的學生說「你很優秀」,他是在讚美該學生,也就是透過「你很優秀」這個語句行使了「讚美」的言外行動。如果教授對一名常常曠課的學生說:「你只剩最後一次機會!」這是在警告該名學生,也就是教授透過該語句行使了「警告」的言外行動。常見的言外行動包括告誡、侮辱、臆測、回應、抗議、暗示、抱怨、詢問……等等。在日常對話中,你可以自行觀察別人透過語言的使用還行使了哪些言外行動。

說到這裡,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解釋:一個人行使了什麼樣的言外行動究竟是被什麼因素所決定?回到「整理房間」的例子,我們之所以可以區分出斷言、提醒、提問以及命令等四種不同的言外行動,關鍵究竟在何處?一個很直覺的答案是:由語境決定。因為語境不同,所以說話者可以用同樣的語句來做不同的事。但語境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要追問的是,在語境當中,具體是什麼因素決定了說話者的言外行動。

在老闆命令員工的例子中,為什麼當老闆說出「整理房間」這句話時會是在下達命令呢?我們可觀察一下在這個語境當中有哪些要素促成這個結論。首先,對話者的身分當然很重要,也就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必須被考慮,僅僅只是這樣似乎還不夠,因為老闆與員工也有可能關係很好,是在閒聊,因此老闆也有可能只是在提醒員工該做的事,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語境中的其他因素來判斷。考慮到員工戰戰兢兢的態度,還有老闆頤指氣使的態度以及手勢,我們才能得出當老闆說出「整理房間」這句話時,他是在命令員工,而非提醒、斷言或提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