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來了!未來你可能也是獨居老人 專家盤點6招翻轉老化恐懼
「高齡化是超高全球的議題,日本比我們嚴重,齡社老化美國史丹福大學已朝全齡大學邁進,會來要將危機化為轉機!未來」國立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兼高齡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推動人人懂老、可能恐懼家家學老。也獨前馬偕醫院資深諮詢師王榮義也呼籲民眾以情緒、居老家盤身心靈照護、人專檢視人際關係等6個面向提醒大家看待老化議題。點招 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理事王如雁表示,翻轉戰後嬰兒潮世代已陸續進入退休階段,超高形成全世界的齡社老化高齡社會。面對老年階段,會來不只是未來老人的問題,因為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年齡層,可能恐懼因此每個人都要在高齡社會中學老。 這正是曾敏傑教授創辦雜誌的動機,他在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之後,於今年9月創辦「學老誌」,推動人人懂老、家家學老、社區融合、青銀共學,以翻轉社會對於老化的恐懼。曾敏傑說,老人要持續不斷的學習,找到適合的群體,不管是參加讀書會、音樂社團或是晨運、健走、攝影,甚至看電影都好,只要走入社群,便能避免孤獨老化。 曾敏傑以北大特區為例,學校周邊有遠雄八大社區,每個社區有800戶,總共就有6,400戶。由於社區有許多退休的老人或「壯世代」,附近也開了許多老人機構,學校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甚至申請教育部UFO計畫(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開辦青銀共學三門課,邀請長者進入課堂,和青年學生共同學習,並對學生進行前、後測,發現有71%的學生改變了對老人的看法,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和視野。 王榮義牧師在應邀台北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演講時,以「如何面對獨老」為題,指出老化是自然現象,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有人選擇埋怨、退縮,但也有人選擇重新認識自己、不斷學習,照護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他呼籲民眾以6個面向提醒大家看待老化議題,讓自己知道為何而活,也為活著的人期許,成為別人的祝福。 前福邦證券董事長丁桐源曾為學生和社區長輩上「健康學老」五堂課,丁董分享自己每日維持健走已有46年,幾乎走了地球三圈半,他認為,不是等退休了再來學老,而是從年輕時就要開始準備,「今日不養生,明日養醫生」,因此經營健康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必須仰賴各部門(公司)、各部位(身體)順暢運作。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高齡者已逾71萬人,佔全市人口比約17.7%,台灣社會更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晚婚、不婚、少子化等因素,獨居會是未來一個趨勢,因此每個人都要學老,因為每個人都會老。運動、養生、融入社群,顧好老身、老伴、老友、老本,培養老趣,如有家人,雖沒有同住,亦應隨時連絡問安,加上社區鄰里守望相助,志工陪伴關懷,以及常到據點、銀髮俱樂部參加活動、共餐等,都能過個自由自在的學老生活。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面對全球超高齡社會來臨 青銀共「學老」
如何面對獨老?
·不只記憶差!醫提「幾乎失智症患者都有的10個跡象」 走路跌倒別以為只是老化
·「這1種運動」不只訓練肌力,還能延緩阿茲海默症! 研究:壓力也減輕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让比尔·盖茨着迷的气候桌游怎么玩?
- 大运汽车城领跑汽车服务行业
- 我县开展“五务”公开监督机制建设专项督查
- 我县召开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工作推进会
- 1月份安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80起_
- 我县召开“五务”公开监督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
- 我县召开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使用情况征求意见会
- 水情通报(7月8日8时)
- 新西蘭總理改組內閣 促經濟重衞生
- 强化扶贫专项资金管理
- 农家女种植瓜蒌致富带乡邻
- 枞阳县:39项民生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
- 广西南宁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超16万件
- 市卫计委调研指导枞阳县医养结合工作
- 我县公交加密发车班次
- 我县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 江西启动2023年首届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
- 袁心玲来我县调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 枞阳:因地制宜扶志扶技促脱贫
- 安徽武警水电部队高效推进枞阳闸排险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