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竹编工艺达人挑战新极限 竹编“花木兰”
闽南网4月26日讯 从2011年开始设计、花木兰画图、泉州做模型、传统编织,竹编历时6年,工艺终于完成了竹编“花木兰”的达人头部。这么浩大的挑战编织工程,出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传统竹编工艺”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凌文彬。新极限竹 凌文彬和他的花木兰竹编花木兰 今年70岁的凌文彬说,竹编“花木兰”设计高4.16米,泉州宽2.08米,传统全部用竹子编织而成。竹编这可能是工艺他此生最后的一部作品了。以前编的达人大多是器具、动物,挑战而最难的就数人物了,所以,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挑战一下极限。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位于泉州西街的凌文彬家中。他小心翼翼地揭开了“花木兰”神秘面纱。 仅一个头部,凌文彬就用了8款花样,每一款花样,都立体地展现出人体脸部的特征。比如,高挺的鼻梁是用“小人字花”编织而成;眼珠的花样叫“一起一落”;眼帘是由“十字花”和“三条盘”组成;头发用的是“大人字花”;领子是“三叶旋花”,领边是“鳗鱼骨”;脸是由“六角旋纹隆点花”编织而成。算起来,凌文彬会编10几种花样。 为了突出立体感,凌文彬还用竹皮和竹簧两种材料来交叉编织。竹皮的颜色较黄,竹簧的颜色则较白。这些竹子,都是凌文彬亲自到永春去购买的,回来怕发霉变坏,他每次都要赶紧将竹子切成片,进行初加工。 凌文彬拿出他画的图纸,记者看到,花木兰由四个部分组成,头部、上半身、下半身、底座。他介绍,与历史故事不同,他主要将花木兰的女性妆容体现在头部,坚挺的鼻梁和漂亮的发髻。身体部分,花木兰还是身穿盔甲,佩带宝剑,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 凌文彬说,因为刚做好的发髻“大人字花”编得太粗,和脸部有点不协调,可能要重新制作。而余下的上半身、下半身,还有底座,将陆续进行。制作好后,将运到福建省艺术馆展览。想要一睹竹编“花木兰”的作品,还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海都记者 尤燕姿 文/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杭州女童坠亡案择期宣判,受害者父亲称保姆及家人从未道歉
- 技能培训实现就业脱贫
- 农工民主党枞阳支部开展义诊活动
- 枞阳县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举行
- 有“特殊功能”的高价学具 是物有所值还是概念炒作
- 浮山镇挂牌“美丽庭院”助力环境整治
- “项目”多点开花 助力民生建设
- 县委第四巡察组对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巡察“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召开
- 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特別提醒在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
- 当好退役军人“娘家人”
- 忠实履行新时代公安使命任务
奋力开创枞阳公安工作新局面 - 枞阳强化国庆假期“四大安全”隐患排查
- 福建福州:全面推行开办企业银行简易开户服务
- 枞阳:学习李夏先进事迹 汲取榜样力量
- 池州长江大桥即将通车,最新消息在这里!
- 枞阳群众自发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 “第一夫人币”强势登场,“特朗普币”狂跌40%,加密市场从狂欢陷入担忧
- 中国铁建·花语江南来枞阳“吆喝”
- 枞阳群众自发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 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