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个月正增长 8月外贸出口增速达11.6%
海关总署7日数据显示,连续8月份,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2.88万亿元,正增增速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长月出口其中,外贸出口1.65万亿元,连续增长11.6%;进口1.23万亿元,个月下降0.5%;贸易顺差4165.9亿元,正增增速增加74.4%。长月出口值得注意的外贸是,这也是连续我国外贸出口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正增长。分析认为,个月支撑外贸好转的正增增速积极因素还在累计,预计全年稳外贸基本盘无虞。长月出口 在数据持续向好拉动作用下,外贸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6%,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05万亿元,增长0.8%;进口9万亿元,下降2.3%;贸易顺差2.05万亿元,增加17.2%。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内需保持回升势头,外需也同步有所改善,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李魁文进一步指出,7月份和8月份,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了增长。这说明,一方面虽然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持续上升,但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重启,国际市场需求总体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勇于迎难而上,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抓订单、保客户、拓市场富有成效,民营企业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对于未来我国外贸的发展态势,市场一致看好。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中国经济领先企稳抢占先机,两个大循环正在发挥供给优势利好出口。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各项指标维持回升态势,消费回暖、投资向好、盈利转正,部分逆周期政策也开始进入正常化进程,经济的领先性企稳为内循环奠定供给基础,国内外双循环有利于发挥供给优势,替代海外供给,今年以来我国在全球出口份额占比显著提升。 李超还指出,同时,由于海外经济体的需求回升相对快于供给,短期供需缺口利好我国出口,同时海外补库周期往往利好我国出口,因此,支持出口的积极因素还在持续累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对于未来我国出口形势不必悲观。二季度可能是全球经济的低点,只要海外复工复产继续加快,外需状况将逐渐修复,未来出口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唐建伟指出,也要注意不确定因素,比如全球疫情整体还有不确定性,要关注疫情是否会反复等。 对于进口,唐建伟认为,随着国内促进“新基建”的政策落地,消费也在逐步改善,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回升,进口增速也可能逐渐回正。 标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聚焦不批捕不起诉复议复核案件办理
- 县政协开展“新入规”企业发展专项视察活动
- 茶香满山野 春茶采摘忙
- 情暖母亲节 感恩“兵妈妈”
- 南农晨读丨油菜花开 春满岭南
- 我县开展“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创作采风活动
- 着力打造茶旅特色重镇
- 臧永参加首届“自然课堂”教学交流暨和悦学术节活动
- 稻香老农:为消费者带来最纯正的米香
- 县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市市场监管局赴枞阳督导“三品一特”等重点工作
- 枞阳:“监督一点通” 让群众诉求“一点就通”
- 美天文學家通過X射線發現遙遠黑洞
- 枞阳:“指尖监督”精准护航“夜市经济”
- 党建聚合力 治理有温度
- 加大禁渔力度 守护长江生态
- 毕业求职,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 枞阳县开展2023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 枞阳县开展春节期间返乡人员血吸虫病免费查治和健康教育
- 孙磊:发展农业产业,让“渔民”上岸致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