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北京门头沟32所学校一起办大集,现场展示学生农业劳动学习成果

逛校园农产品大集、北京尝学生自制美食、学校现场学生学习参与劳动教育沙龙研讨、起办体验各学校特色劳动项目……10月30日上午,大集北京市门头沟区首届中小幼农业劳动学习成果大集在门头沟区军庄中心小学举办,展示来自门头沟区32所中小学、农业幼儿园,劳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成果社区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基地的学校现场学生学习23个摊位亮相农业大集。

农业大集上,起办学生们将劳动成果搬上展台,大集展销山楂、展示石榴、农业柿子、劳动地瓜等学校劳动教育收获的农产品,以及石榴汁、山楂糕、柿子饼等农副产品。

农业大集好吃又好玩,学生展示农业劳动成果

尝一尝脆甜的柿子和各种杂粮煎饼,抱一棵翠绿的大白菜回家;研究其貌不扬的丝瓜络如何变身成工艺品,动手体验磨豆浆的快乐;听现场学生讲述“苹果怎么变色了”……农业大集上,各学校的农产品展销各具特色,学生们当起了售货员、科研员、讲解员,有模有样地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经历着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体验课。

与此同时,展会还统一发放“代金券”,让师生们能够互相品尝到各学校的农业劳动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当天,各学校还开展了一场劳动教育沙龙,既贴合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融入了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

妙峰山民族学校附属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共同演绎《是谁吃了我的大白菜》,展示了幼儿发现白菜叶上有洞产生好奇心,并探究原因的过程。军庄中心小学通过短剧《“麦”向科学》,以故事叙述的方式讲述了学生们看到亲手种植的春小麦经历特大暴雨倒伏后,成立研究小组研究春小麦科学种植技术的心路历程。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通过舞台剧《微观小世界飘香晒秋忙》,展示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历程,以及学生“发现问题-查阅文献-专家引领-动手实践”的农业问题解决路径。琉璃渠中小学劳动艺术教育基地通过《从非遗中走来的研究课》,邀请非遗传承人走上舞台,以情景体验的形式将非遗技艺“拓印”引入劳动教学中,展现了“非遗+劳动”的融合场景,让学生们在动手体验、反复试错的过程中了解“拓印”技艺。

大峪中学组织学生通过科研汇报的形式,展示了“玉米新矮秆突变体的矮源潜质和突变位点定位的研究”的详细数据分析过程。

未来将试行“初、中、高”三级新农人职业称号制度

当天,《门头沟区中小幼创新型农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也正式公布。《方案》将坚持试点先行、手脑并用、循序渐进、情境育人原则,依托城乡教育发展联盟、“小学校·好教育”发展联盟,以及“山谷系列”学校、“京师系列”学校、“京西系列”学校等深度合作机制,推动部分联盟校先行先试。

指导各学校准确把握教育规律,科学设置农业劳动教育课题选题方向和内容,将劳动教育过程整合为观察农业现象、发现农业问题、拓展农业技术的课题研究过程,实施“科研院所—学校师生—实践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方式。同时,推进农学职业教育体验,各学校依据选题内容和教育特色,在校内试行“初、中、高”三级新农人职业称号制度,根据课题研究阶段和任务完成情况,赋予学生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新农人职业称号,丰富学生的研究趣味和职业体验。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各学段的实施目标、指导建议和评价方式。

其中,幼儿园阶段将结合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开展以动植物观察与养护为主题的微课题研究。

小学阶段将在专业科研教师的帮助下,确立由学生为研究主体,学校科学教师共同参与的以农作物种植和家禽养殖技术为实践研究方向的小课题,指导学生基于文献阅读,了解作物和家禽生长规律,学习养殖技术。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开辟校园农场,种植和饲养区域主要经济作物和常见家禽。

初中阶段将在专业科研教师的帮助下,确立由学生为研究主体,学校相关学科教师提供支持引导的以农作物选种育种、增产增收、病虫害防治等为实践研究方向的课题。同时,加强与周边科研院所、实践基地、生态农场的合作,引导学生走进真实场景。

高中阶段将在专业科研教师的带领下,确立以学生为研究主体,学校相关学科教师提供支持,以农作物性状强化、新种植品种培育、生物肥料研发、农业自动化设备研发、食品医药产品转化等为创新实验研究方向的课题,形成实验研究数据和核心期刊研究成果。

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表示,门头沟区将农事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文化课教育、艺术课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组建以农业科研专家为研究导师、农业一线从业者为实践导师、学生为实施主体、学校教师为支持力量的校际农业实践研究队伍,进行劳动创新型研究和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研究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能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