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新理念新产业,催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季度,加速度大通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3亿元,新理增速居全市第二;完成战新产业工业总产值24.2亿元,念新总量和增幅分列全市第一、产业催生第二;完成高新产业增加值4.1亿元,高质增速全市第一——新理念新产业,加速度催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近日,新理总投资3600万美元的念新安徽哈瓦娜斯乐器制造项目在大通工业新区开工建设,目标是产业催生打造集木吉他、电吉他、高质尤克里里、加速度钢琴、新理提琴、念新电子鼓等乐器生产及研发于一体的产业催生乐器文化产业园。同时,高质配套建设乐器博览馆,设置DIY手工体验区,打造工业旅游新业态。

今年一季度,大通区68家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4.2亿元,增长21.3%,总量与增幅分别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位和第二位,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4.5%,占全市战新产业产值比重为50.2%。

从新项目落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背后是大通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引进好项目,培育新业态,推动经济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新项目,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项目占地59亩、总投资概算1.5亿元的大通工业新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将建设一栋8000平方米科研孵化检测车间,4栋标准化厂房。

“比发展就是比项目,着力点是引进、培育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好项目。”大通区负责人表示,该区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为抓手,精心谋划了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的区级项目库,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服饰加工、健康养老等产业。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坚持领导带头,成立8个招商工作组,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考核奖惩机制,将任务分解到37家责任单位和53名责任人,一季度引进内资9.6亿元。同时,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一批项目加速落地、投产见效。

今年以来,磐石新型建材、钱成新型建材、淮矿售电、利升工贸、君临食品、智创智能装备制造、百木智能家居等一批新增规模企业,为全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季度,全区1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31.9%,总量与增速分别位居全市县区第四位和第二位。

从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划分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位列全区战新产业前三位,三大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3亿元,增长21%,占全区战新产业总产值比重为86.6%。

新业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淮南快递物流园项目1、2、3号仓全部建成投用,日分拣快递超过10万件、进出货物流量约5000吨。中国邮政电商仓储配送中心项目一期2号厂房已投入使用,淮南港洛河作业区项目稳步推进。

新理念孕育新产业。迈进新时代,大通区经济新业态在培育,经济新动能在壮大。

特色工业在做强。该区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支持富华服饰、乐森黑马、唐兴机械等优质骨干企业扩能增产;摸排睿通服饰、亚华医药等拟升规企业10家,予以重点扶持培育;重点引进智能装备、液压机械、电子电器等加工制造特色产业,高低压配电装置、智能机械涂装等项目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商贸(医药)物流为特色,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开始发力,一季度全区16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增长6.2%,增幅位居全市县区第二位。

民营经济在做大。民营经济是振兴大通的主力军。该区大力实施“民营富区”战略,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富华服饰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赛力威机电、步瑞吉制衣等2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9家,乐森黑马成为“专精特新”挂牌上市企业,区属企业获得工业精品、技术中心等名号达10余个。

文旅产业在培育。文化旅游经济是绿色经济。该区重点围绕“红色、生态、民俗、休闲”四大主题,充分挖掘“两山两水”资源,做好九二公司井架、九龙岗民国小镇文化文章,推进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新四军纪念林升级改造,推动上窑森林公园争创5A级景区、“万人坑”教育馆争创4A级景区。同时,打造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游,培育花卉观光、果品采摘、农家餐饮、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新理念催生新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一季度,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亿元,同比增长62.9%,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居全市第一位。(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