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婴儿哭闹,对骂是缺乏温情的应对方式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重庆一高铁上两名女子发生激烈争吵的哭闹视频引发关注,“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的对骂的应对方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有网友表示,缺乏父母应在公共场合管好自己的温情孩子;也有网友感叹:宝宝太小不懂事,应多点包容与理解。高铁 人们围观这场因婴儿哭闹引发的婴儿争吵,是哭闹因为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由于旅途可能会哭闹,对骂的应对方就不让妈妈带孩子出门,缺乏这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温情而是高铁否身为孕妇,其实也并不影响前排女子想要安静旅途的婴儿权利。 看到这则新闻,哭闹不由想起自己带娃出远门的经历,有时也要乘坐高铁或飞机。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公共空间内,孩子的吵闹声听起来会更刺耳,也很难屏蔽。而周围集中投射来的目光,更是会令我这样的“带娃新手”如芒在背。 即便出门前做好功课,有时还是会有意外。飞机起落时的压耳、高铁提速时的频率,都可能让婴儿感觉不舒服,而其表达方式——只有哭。所以,我深切理解这位怀抱婴儿的宝妈,孩子哭时那份束手无策的焦急和无奈。 当然,这并不表示父母就能任由孩子哭闹。去母婴室喂奶、分散孩子注意力、站起来抱着孩子走走,也是一些办法。不过,也有失效的时候。此时,周围的旅客很难不受影响,尤其想睡觉又难以入眠时,但解决的方式肯定不是“吵闹”。 成年人不是婴儿,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对骂声盖过婴儿的哭闹声响彻车厢时,尴尬的就不是孩子了。因为成年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多种,实在是自身有特殊情况,还可请乘务员帮忙更换座位。 近年来,铁路航空部门也试点了一些应对之策,比如高铁静音车厢的设置,飞机上配备的抚婴包。这些不仅是为旅客提供更舒适的旅行体验,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理解和包容,不只是文明社会的口号,更是源自每个个体的身体力行;儿童友好型社会,孩子不该是“吵闹”和“麻烦”的代表。到那时,“新手家长”带孩子出门,才能说走就走,没有后顾之忧。 翛 然(媒体人)高铁婴儿哭闹,高铁对骂是婴儿缺乏温情的应对方式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4-26 09:18:2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蔗糖溶液标准物质:确保食品与化学分析的准确性
- 胡孔玖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秀基层工作者称号
- 民生工程让百姓笑容更灿烂
- 59.8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将彻底解决
- 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的溶剂解析
- 铜陵有色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订购会举办
- 110昼夜接警守护平安
- 文旅融合滋养“诗与远方”
- 波音一季度虧損3.55億美元 將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
- 政协第十三届枞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吴文政同志辞职的决定
- “119”消防宣传进社区
- 县政协召开党组扩大学习会议暨主题教育形势政策报告会
- 国家移民管理局:明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办理内地居民赴港签注
- 铜陵有色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订购会举办
- 韩国商会来枞阳对接新能源汽车项目工作
- 铜陵市暨枞阳县12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 导数离子色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二)
- 枞阳籍80后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
- 【代表风采】用责任心做好后勤服务
- 枞阳容错纠错制度助企业轻装上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