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饲料及食品添加剂中三聚氰胺的 高效液相色谱

近年来,饲料食品安全问题是及食加剂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品添谱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中聚要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氰胺农村经济工作、农业生产的效液相色重点和难点。作为食品安全源头的饲料农畜产品,频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加剂如三聚氰胺、品添谱猪链球菌病、中聚苏丹红等,氰胺危害人民群众的效液相色身体健康。三聚氰胺是饲料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食加剂在纺织、品添谱造纸、造纸、木材、电气等行业广泛应用。食品和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并且会产生危害。因此,三聚氰胺已被禁止添加于饲料和食品中。加强对饲料及食品添加剂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对保障饲料及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对饲料及食品添加剂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获得良好的效果。

普通蛋白质含氮量只有16%,但三聚氰胺含氮量可达66.7%,为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氮量,部分非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和食品中。动物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饲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作用。动物会不仅出现肾衰竭而死亡,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明令禁止在任何饲料中添加以三聚氰胺等为原料的“蛋白精”。检测三聚氰酸的常用方法有GC-MS/MS法、LC-MS/MS法、HPLC法等。目前只有农业行业有对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标准,国家标准尚没有。GC-MS法、HPLC法是农业行业标准中的规定方法。GC-MS法的前处理比较繁琐,需衍生化。饲料及食品添加剂中有复杂的基质成分,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本文优化质谱条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为从源头控制饲料及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三聚氰胺分析纯,不低于99.5%的纯度。称取10 mg三聚氰胺,使用10mL容量瓶,设置三聚氰胺标准溶液,作为标准储备液,用流动相定容。分析纯为甲酸、乙醇。使用仪器为安捷伦1100LC-Trap-XCT系统。

1.2处理样品

在批发市场购买饲料与食品样品。粉碎样品,将5 g样品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 mL体积比1∶1的水-乙醇溶液,含体积分数0.1%的甲酸。10 min超声波振荡,然后过滤,使用20 mL上述提取液再次提取残渣。过滤,合并滤液。定容至5 mL。使用氮吹仪上浓缩,使用滤膜0.45μm过滤。

1.3检测条件

质谱条件:扫描范围为m/z44-150。4.0×105 Pa的雾化器压力,97.4 V的毛细管出口电压,3909 V的毛细管电压,正离子化模式的电喷雾电离,9 L/min的干燥气流量,0.5V的碎裂电压,350℃的干燥气温度。

色谱条件:体积比5∶95,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色谱柱Kromasil-C18柱,5μm,4.6 mm×250 mm,进样量5μL,0.4 mL/min的流速。

2结果

2.1优化质谱条件

三聚氰胺一级质谱:取三聚氰胺标准溶液,50 mg/L。向电喷雾质谱注入。方式为流动注射。母离子全扫描,选取负离子模式、正离子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相比负离子峰强度,正离子模式更高,相差3个数量级。获得三聚氰胺的准分子离子很强,采取检测正离子模式,m/z127。
三聚氰胺的二级质谱:选取条件,碎裂电压0.2~2.0 V;毛细管出口电压50~300V;Skimmer电压15~100 V。电喷雾电压1500~4500 V。优化质谱条件,二级质谱为以m/z127为母离子。获得所需理想质谱条件。碎片离子丰度比2∶1。主要碎片离子m/z85和109。进行定性确证,定量为提取的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包括m/z 127、109、85离子。

图1

2.2选择色谱分离条件

甲醇-水作三聚氰胺的流动相,作为一种强极性化合物,三聚氰胺的胺基有许多。在C18柱上基本没有保留,很难分离三聚氰胺与溶剂,几乎同时流出三聚氰胺与溶剂。添加甲酸在流动相中,为改善分离,使用甲酸为离子对试剂。加入甲酸可以提升灵敏度,促进三聚氰胺分子离子化。为获取稳定的保留时间,使用250 mm的柱子。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饲料》2020年第18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三聚氰胺饲料甲酸化合物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