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EDTA滴定法测定萤石中氟化钙(二)

3、滴定定萤钡质量分数大于0.40%的法测氟化试样用移液管移取50.0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加20mL水,石中盖上表面皿,滴定定萤加热煮沸,法测氟化加2滴硫酸(1+1),石中继续煮沸10min,滴定定萤静置1h。法测氟化用慢速滤纸过滤,石中滤液收集于300mL烧杯中,滴定定萤用水洗烧杯5次、法测氟化洗沉淀10次,石中控制滤液体积在100mL左右,滴定定萤弃去滤纸及沉淀,法测氟化用移液管移取50.0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石中加水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1+1),用500g/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pH值大于13,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约0.05~0.10g),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即终点(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从上至下观察),记下读数V,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记下读数V0。记下读数V1、V2。1.3.2试样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依据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范围,按表1规定,分别称取2份试样(精确至0.1mg)于两个150mL烧杯中(如果不清楚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范围,称样量选择0.25g和0.50g),用移液管加20.00mL氯化钙‐盐酸溶液,盖上表面皿,室温下放置45min,每5min摇动数次使沉淀充分分散。加2滴酚酞溶液,边搅拌边滴加50g/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刚好出现微红色,再滴加盐酸(1+20)至微红色刚好消失,将溶液倒入1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烧杯5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h。用慢速滤纸干过滤,滤液收集于预先干燥的150mL烧杯中,用移液管移取50mL滤液于300mL烧杯中,加水至100mL,用移液管移取50.00mL试液于300mL烧杯中,加水至100mL,加5mL三乙醇胺(1+1),用500g/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pH值大于13,加适量混合指示剂(约0.05~0.10g),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即终点(在黑色背景的衬垫上从上至下观察),记下读数V,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记下读数V0。,记下读数V1、V2

图1

三、结果的计算

1、试样中全钙的含量按式(1)计算试样中全钙的含量
 

图2

式中:WTCa为试样中全钙的含量,%;c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为滴定试样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V0为空白试验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m为称样量,g。

1、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按式(2)计算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

图3

式中:WCaCO3为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V1为滴定第1个试样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V2为滴定第2个试样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mL;m1为第1个试样的称样量,g;m2为第2个试样的称样量,g。

2、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按式(3)计算试样中氟化钙的含量。

图4

式中:wcaF2为试样中氟化钙的含量,%;1.9481为全钙含量换算成氟化钙含量的系数;0.7801为碳酸钙含量换算成氟化钙含量的系数。

四、结果与讨论

1、测定碳酸钙时称样量的选择对于碳酸钙的测定,两份试样经溶解后所得两份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差是实验方法定量分析的基础,同时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也是影响氟化钙溶解度的因素。为稳定溶液中钙离子浓度和总离子强度,实验在溶液中加入了大量定量氯化钙溶液,虽然称样量不同引起的两份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差与总的钙离子浓度相比很小,但是,是否会导致氟化钙溶解度出现显著变化仍需试验验证。分别称取0.25、0.50、0.75、1.00、1.25、1.50g某萤石试样(碳酸钙质量分数约为0.75%),按操作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称样量在0.25~1.50g之间变化时,EDTA标准溶液滴定体积与称样量线性相关,说明氟化钙的溶解度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可得图1中钙(以碳酸钙计)质量变化的最大值约为9.4mg,即两次称样量之间碳酸钙的质量差在9.4mg之内都能满足实验方法分析要求。

图5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冶金分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硫酸三乙醇胺氢氧化钾碳酸钙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