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 背后是阅读方式多元化
最近,高校馆借《半月谈》报道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图书问题。“近年来,阅量阅读特别是下降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背后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多元一半甚至1/3”。网友惊呼“大学生不爱读书了”,高校馆借一度引起舆论的图书关注和热议。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阅量阅读其实并不算一个很新鲜的下降事情,只不过随着阅读方式愈发多样化,背后这一趋势也变得更加明显。多元数据显示:东北某高校的高校馆借图书借阅量,在2019年时,图书还有24万多册,阅量阅读到了2022年,就只有8万册了。长期来看,恐怕这一数据还会继续下降。 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与学生求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得承认,如今有不少替代品,可以取代过去图书馆的功能。 我记得自己当年读大学时,如果想看书,不论是沉潜阅读专业书籍,还是博览不同学科的知识,几乎只能去学校图书馆。后来,赶上网购图书价格比较低廉的时期,在网上买了很多书,但考虑到存储空间和价格问题,要看很多书尤其是旧书,还是只能去学校图书馆。而且,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的时代,别说电子阅读,就是想在移动端及时了解资讯动态,也不是很容易。而学校图书馆附带的机房,可以满足同学们的电子阅读需求——可以说,爱读书的同学,是不可能不“泡图书馆”的。 然而,如今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读书软件,以极低的成本获取想要的知识。虽然读书类App大多需要用户购买会员,但相对纸质书的价格,这笔钱还是很便宜、很划算的。这种阅读方式,既廉价,又消除了阅读的时空隔绝——随时随地可以看书,并将一些内容通过社交平台及时与朋友交流,可谓性价比极高。我和身边不少书友,最初都不喜欢电子阅读,但随着时间推移,便适应了新的阅读方式。相比之下,去图书馆看书,反而成了某种具有仪式感的文化活动。 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去学校图书馆,并不是为了看书,而是利用图书馆相对舒适的环境来备考,或考公,或考研,那些无功利目标的阅读反而成了“稀缺品”。回顾往昔,反观当下,我还是觉得在大学时代,应该有一段在图书馆里的静谧时光,获得纯粹的阅读体验。这些阅读或许不会给自己的考试成绩带来什么具体的帮助,却能让人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培养深刻的洞察意识,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能让人受益终身。 虽然我喜欢深度阅读,但也不能否认,如今在一些视频网站上,“知识区博主”提供的“短平快”式的知识类视频,也并非没有价值。它们在问题意识、趣味性和通俗性等方面,对普通的学习者,其实更加友好。而且,大量年轻网民在知识类社群里一起交流,也能互相促进,避免了“独学而无友”的问题。可想而知,这样方便的知识获取方式与读书交流渠道,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在网络阅读风潮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比如,高校可以在图书馆开辟专门的空间,为备考的同学提供专门的自习室。而那些只是想在图书馆里“闲逛”的同学,也能获得学校老师更加专业的指导。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也符合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绍兴开展打击擅自标注“有机”产品专项执法行动
- 排查治理隐患12589条 江西继续保持特种设备“零事故、零死亡”良好运行态势
- 免费茶包过期 宾馆道歉与顾客和解
- 綠花東人選出爐! Kolas選花蓮、劉櫂豪戰台東
- 以色列安全內閣授權戰時內閣就如何回應伊朗襲擊做出決定
- 德化:一家义务理发一家免费奉茶 山城小店义举暖人心
- 湖北:集中三个月时间严查口罩质量问题
- 首批莫德納嬰幼兒疫苗來了!莊人祥:45萬劑明天上午抵台
- 不同树脂环纹数鸡血藤药材质量的分析和评价(二)
- 八公山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 市无线电管理处破获无线电作弊考试事件
-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效杀虫蛋白
- 朝左側睡更有助於消化?印度專家: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 雅安工业园区2009年亮点点击
- 吹响征兵号角 逐梦火热军营
- 最高死刑!惩治“台独”犯罪量刑标准公布
- 巴黎奧運會火種抵達馬賽 將在法國開啟傳遞
- 半年前翻版?波動率指數VIX本周或再次挑戰20,上一次發生了什麼
- 家具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和群众齐心扑救
- 7/15啟動國旅補助!宜蘭旅宿賞鯨業者搶攻暑假商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