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我們,過節時候的重大足習俗和禮數,與上個世代相比已經很不一樣。節慶
想想小時候,懶人端午節和中秋節是包節多大的事,早早回家,美食大家聚在一起,口滿包粽子綁香包吃湯圓立蛋,插畫今天我們頂多出去吃個飯,重大足有時候早幾天晚幾天也沒關係,節慶至於節慶的懶人典故是嫦娥跳江還是屈原登月,好像也有點模糊了。包節
這好像是美食文化演進的必然性,我們在歷史之河走得越遠,口滿繁文縟節就變得越少,插畫會不會有一天有人發明一種點心,把各個節慶要吃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吃起來像甜粽的月餅,裡頭包著湯圓,只要吃一口,就過完華人三節,輕鬆寫意。
節慶可以速食化,人過得也舒服,不過一味去脈絡化的結果,會不會反而讓我們忘了從何而來,每天都在慶祝,卻忘記所為的是什麼。
- 為什麼尾牙要吃刈包、除夕要守歲?從尾牙到除夕的過年習俗大解析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