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植保所:三大措施防治乌榄、青梅炭疽病
日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联合东莞市沙田镇组团派驻普宁市船埔镇帮扶工作队在船埔镇新联村为近30名乌榄、乌榄青梅种植户开展了一期乌榄、青梅青梅病虫害识别与防控的炭疽技术培训,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省农推动乌榄、科院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植保 新联村盛产“吊思茅”乌榄,措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防治作为“普宁市十大农特产品”之一,乌榄“吊思茅”乌榄在潮汕地区远近闻名。青梅近年来,由于销售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吊思茅”乌榄也成了该村的“摇钱树”。然而,当地乌榄种植基本处于野生状态,由病虫害防控技术缺乏引起的不必要损失,制约着农户收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乌榄是优稀水果,相关研究较少。 针对这一情况,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经过2年多的定期跟踪观察,初步掌握了乌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培训会上,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副研究员凌金锋通过详实的照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训种植户详细介绍了乌榄、青梅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与会农户认可。会后,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还向参会果农派送了一批农药,并到果园现场讲解和答疑,进一步帮助果农巩固课堂所学,掌握技术要领。 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副研究员凌金锋在培训会上开讲。 近段时间以来“龙舟水”频繁,当地部分果园乌榄、青梅炭疽病发生较重,造成大量落叶。针对这一问题,专家根据各果园实际情况,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有积水的果园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系损伤;二是根据有无水渍情况及时进行根外追肥或撒施复合肥,以补充养分,保证乌榄果实发育及青梅来年成花所需的养分积累;三是及时抢晴施药,如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天。 培训会现场。 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到果园现场答疑解惑。 持续降雨诱发青梅炭疽病造成大量落叶。 【来源】南方农村报 【通讯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数据不仅“杀熟”,还能“杀生”?
- 山东:拖欠农民工工资再接项目将受限
- 科学家“一锅”催出乙醇—新闻—科学网
- 深耕8年,为什么会选择高新北?
- 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5月18日进行,3月10日网报
- 汉阴公安交警:坚守护学岗 温暖上学路
- 2820户!第三批申领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名单公布
- 澶ф暟鎹嬀鍕掔鍗堝悆鍠濈帺涔愬浘锛氬競姘戠埍鎷煎亣 楠戣鍗囨俯
- 福建福州: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
- 全国上半年处分乡科级干部3.8万人、一般干部4.4万人
- 通讯:挑灯夜战为铁路轨道“排毒养颜”
- 2022年宿州市世界环境日宣传进企业活动启动
- 浙江率先推行外卖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计划
- 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通报对浦东120急救中心的调查情况
- 加快建设文教新城 不断繁荣城市经济
- 寿县被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 粤海集团赴高州大联村开展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
- 午收好“丰”景 颗粒归仓忙
- 志愿服务为高考“护航”
- 鐪煎厜鐙埌锛屼负浠€涔堢嫭鐖辩ぞ鍖哄簳鍟嗭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