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
2023年7月17日,生态上海迎来蓝天白云“水晶天”,环境外滩景区天空云卷云舒。部总炳江变 (视觉中国图/图) 2023年,工刘空气质量有所反弹。空气 开年以来,质量质变受扩散条件不利、从量沙尘天气同比增多和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拐点尚我国出现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未出影响范围最广、生态污染程度最重的环境跨年重污染过程。 截至6月底,部总炳江变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2%,工刘重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空气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质量质变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影响公众蓝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数较2013年已大幅减少,但目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 刘炳江称,将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排放增加和气象条件多变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努力实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两个国家级行动计划引领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刘炳江透露,第三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上报。 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供图/图) 南方周末:十年前,“大气十条”出台,首次对重点区域省份设定PM2.5浓度下降目标,提出北京市在2017年PM2.5平均浓度要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你曾说,“大气十条”的制定过程,是多年来调研耗时最长、争论最激烈也是修改得最多的一次,争议最大的是什么,如何达成了共识? 刘炳江: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是争议最大的一项。各地均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遇争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同步开展调查 泉州珍稀候鸟数量稳步上升
- 胎压明明够了 为什么轮胎还是瘪的?
-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沿江向海 惠州“经略海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 区八届政协常委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
- 不能水洗不能干洗那怎么洗?这位国家一级洗衣师能洗
- 泉州:热心小公众走进食品药品实验室
- 全国领跑!海宁上榜!
- 区委书记王蛟虎督查两岸半屏山活动筹备情况
- 【网络中国节·元宵】千灯共舞迎元宵 蛇年泉州元宵花灯焕新登场
- 这些车贴竟然会招来交警扣车!央视车标慎选
- 辽宁暗访检查47家保健食品诚信经营示范创建单位
- “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例会:总结改革成效 部署工作任务
- 抗氧化剂的测定(一)
- 525个市重点项目年计划投资完成率已达42.3%
- 超20城公积金“认房不用认贷”接力出台
- 美国为什么要用导弹打气球?丨军事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消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拒绝过度包装和“天价”月饼
- 旅游旺季到来!青岛各大海水浴场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 今年泉州高层次人才团队申报工作启动
- 鍏叡鍥句功棣嗘硶鏄庡勾1鏈?鏃ユ柦琛 鍥涚被鏈嶅姟鍏嶈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