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灭绝”的长江鲟现身?专家:是人工养殖非野外个体
导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8日讯(记者张维纳)今年7月21日,野外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显示,江鲟长江鲟野外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8日讯(记者张维纳)今年7月21日,现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显示,人工长江鲟野外灭绝。养殖9月6日下午6时许,非野在湖北省团风县罗霍洲网红沙滩发现了一尾长江鲟。野外灭绝 “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野外重现?针对读者和网友关心的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危起伟8日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身“这并不是人工新鲜事”,尽管长江鲟已经被宣布野外灭绝,养殖但并不等于野外没有长江鲟。非野近几年,野外灭绝依靠增殖放流活动,江鲟人工养殖的现身长江鲟一直在长江内生活着,而且长江鲟的身影也会时不时地在野外出现。 危起伟称,此次湖北团风发现的这尾长江鲟,仅从外观上看无法判断它是野生个体还是人工放流个体,但在长江中游野生长江鲟已经绝迹了20多年。“从2007至2022年,累计放流的人工养殖长江鲟共计86.58万尾。近几年,每年在长江上游放流的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在10万尾左右。”危起伟表示,9月6日被发现的这尾长江鲟同样为人工养殖,并非野外个体。 2022年2月25日,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长江鲟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记者查询公开报道了解到,今年7月22日,“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上,放流长江鲟等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共22万尾;今年6月28日,在重庆南岸区的广阳岛上,放生了包含长江鲟在内的鱼类共5000尾。 采访中,危起伟强调,虽然已经掌握了人工繁殖长江鲟的技术,但长江鲟的处境仍旧不容乐观。“目前,我们只能说人工养殖长江鲟取得了成功,但长江鲟的自然繁殖系统还没有得到重建。只有自然繁殖种群获得重建后,人工养殖长江鲟才会取得阶段性胜利。” 危起伟介绍,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回归自然后,它的生存风险仍然存在,包括被捕捞或者被钓走。同时,栖息地的环境和食物也会影响长江鲟的繁殖,“从目前来看,长江鲟在野外还没有建立稳定的野外种群”。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其种群基本靠人工放流维持。受人类活动影响,从20世纪后期开始,长江鲟自然种群资源规模急剧缩小,至2000年左右自然繁殖活动停止,自然种群已无法自我维持,面临野外绝迹风险。2010年,IUCN将其升级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2021年1月21日,宜宾(四川),一尾长江鲟被放流入金沙江。新华社记者杨迪 摄 与已灭绝的白鲟不一样的是,长江鲟人工繁殖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1976年,重庆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长江上游首次江边拴养长江鲟催产成功,获受精卵11.4万粒,获苗1300余尾。201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实现达氏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首获子三代仔鱼。同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指导开展长江鲟资源恢复和自然种群重建工作。实现大规模的长江鲟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被认为是恢复野生资源数量、实现自然种群重建的主要手段。 危起伟表示,长江鲟人工繁殖已见成效,随着长江大保护以及长江野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长江鲟有可能重返长江、重返家园。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养猪界“王炸”出炉!万头母猪存栏企业大排名,牧原、温氏、双胞胎霸榜
- 生产经营“歪”口罩,成都这个公司被罚1400万余元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防疫关键时期注意饮食安全
- 5000多万条个人信息在“暗网”倒卖
-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婴幼儿“口粮”消费注意新国标
- 疫情防控期竟然还在擅自开课 北京一培训机构被吊销营业执照
- 中消协:网络游戏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 四川省消委会发布20款吸油烟机商品比较试验结果
- 王欣瑜首进 WTA1000赛单打四强
- 教你一招!电子秤防骗先看强检合格标识
- “机油门”事件再次发生 亚洲龙出现机油增多、乳化
-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儿童口罩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 粤众佳源:连州菜心被一抢而空 根本不够卖!
-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实施国内首个《消费场所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管理规范》团体标准
- 花60多万元报“私立新东方”复读班没考上大学,法院判退13万元
- 违规设立分支机构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被处罚
- 海南罗非鱼养殖场出口备案事件后续:养户可办理临时证明,6个月内完成尾水治理设施
- 上海市消保委通报羊毛、羊绒衫比较试验结果
- 南京市场监管局提醒:避免扎堆 采取错时买菜
- 广州市消委会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六一”出门玩 防疫不可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