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提到古典樂,俄烏你會想起哪個國家呢?是戰爭折巴哈、貝多芬等巨擘輩出的爆發德國,莫札特和《真善美》的後俄原鄉奧地利,還是古典樂大外到樣的挫藝術、運動大國俄羅斯?就像韓國有K-pop、宣傳日本有動漫,統受用一國的俄烏代表文化來推廣國家的正面形象,是戰爭折公眾外交的常用手段。而至今仍深刻影響著花式滑冰、爆發芭蕾、後俄體操等藝文體育界的古典樂大外到樣的挫俄羅斯古典樂,更是宣傳俄國用以宣揚其豐厚文化底蘊與國力的招牌。
俄羅斯是統受如何透過古典音樂從事公眾外交的?俄烏戰爭爆發後,這樣的俄烏古典樂大外宣傳統,又受到了怎樣的挫折呢?
我手奏我心:古典樂也能表達政治立場?
俄羅斯超大咖「牙籤指揮」葛濟夫(Valery Gergiev,有時會用牙籤代替指揮棒,因而得此稱號)享譽國際樂壇,在全球許多著名歌劇與古典樂團都擔任總監,也受德國慕尼黑交響樂團禮聘為首席指揮。不過,葛濟夫挺俄的政治立場常遭國際批評,身為普亭(Vladimir Putin)的忠實支持者兼好友的他,也曾透過在特定時間、地點演奏特定樂曲的方式,表達他對俄羅斯對外征戰的支持。
例如,2008年俄羅斯入侵喬治亞,普亭因而備受國際輿論譴責。葛濟夫見狀,便直接在喬治亞演出俄國作曲家蕭士塔科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的第七號交響曲。這首曲子是二戰時,作曲家為向包圍俄國市區長達一年的德軍示威所作,作為抵抗納粹與愛國的象徵、在蘇聯大受歡迎。葛濟夫在那樣敏感的時間、地點演出此曲,被認為是刻意將國際輿論比作二戰時圍攻俄國的德軍,為普亭政權打抱不平。
2016年,俄國扶植敘利亞的獨裁政權重起爐灶,葛濟夫也不顧當地戰火連天、親赴敘利亞演出,政治立場又一次引世人疑竇。
時間快轉到今(2022)年的俄烏戰爭,葛濟夫又因為拒絕譴責普亭對烏侵略的行為,而遭到慕尼黑、鹿特丹等兩大交響樂團解聘,許多和他長期合作的樂團和音樂節也紛紛與他切割,在古典樂壇掀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