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视频网站少点套路,不能只靠用户吐槽
■ 来 论 据中新网报道,频网近日有网友反映,站少在购买一些视频网站的点套会员时发现,“同样的靠用VIP服务,用不同手机购买的户吐价钱竟然不一样。”人们还发现这些平台存在广告特权描述不清、让视涉嫌虚假宣传、频网默认勾选自动续费、站少开通容易取消难、点套增设收费项目等问题。靠用 有关视频网站的户吐种种乱象,这些年用户的让视习惯性吐槽催生了不少段子,媒体也是频网连年报道,可最终,站少整体乱象依然我行我素。 用户吐槽、媒体报道、消保委约谈都似乎“见效甚微”,难道这个问题就真的无解了? 不得不说,在线上消费愈发成为主流的今天,视频网站服务中的种种“槽点”,其实是一个关系到数亿人的消费者权益问题。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对平台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监管来说,则理应避免其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盲区。 事实上,视频网站目前的一些做法明显有触碰法律红线的嫌疑。如《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但目前不少平台充值会员的界面,依然只有“连续包年”“连续包月”等选项,且平台一般默认勾选“自动续费”。 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市场生态下,有些乱象是可以通过市场自我调节来净化的。但在网络音视频领域,我们目前所面对的现实,正如前几天被约谈的11家音视频平台,几乎囊括了眼下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平台——乱象是带有结构性和行业性的,而并非个例。 不同于一般商品,音视频这样的线上服务性消费,一来单次金额不大,二来消费者维权门槛高,导致多数消费者只能“吐槽”,很难有效维权。在这种状况下,用户“用脚投票”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这反过来又继续加剧了网站漠视用户权益的底气。换言之,将这类潜规则的消除完全寄托于行业自发调节,其实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行业监管和相关法律的尽快落实,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和组织,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不能让消费者与大平台单独“博弈”。 而对平台来说,追求盈利无可厚非,但生财得有道,目前音视频市场已拥有数亿受众,不管是用户付费习惯、用户体验要求,都远非市场早期所能比,若还是将平台的发展建立在“低用户权益保护优势”之上,对平台和行业的真正“成长”都未必是好事。 □任然(媒体人)让视频网站少点套路,让视不能只靠用户吐槽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4-20 08:55:0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哈尔滨:“百日行动”护航旅游市场
- 文化和旅游部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执法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升专业机构检测检验能力
- 海关总署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关通关须知》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示:科学选购和使用儿童台灯
- 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的通知
- 国家林草局与中国铁塔将共建林草行业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两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报批稿进行公示
- 离子色谱法测定固体废弃物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一)
- 《货车类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人社部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 教育部: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 在校生2.82亿人
- 年纪轻轻为何会心力衰竭
- 海关总署:调整海南进出境游艇有关管理事项
-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9批)拟发布内容的补充公示
- 教育部:体育课不允许戴N95口罩 指导方案将很快出台
- 发酵小麦胚芽产2,6
- 《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印发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31号(关于进口老挝新鲜豆类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 全国线上技能培训注册已超830万人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