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以「守貞教育」之名行傳教之實,異性戀和性少數學生都受害

宗教入侵校園的守貞實異少數結果,最大受害者當然是教育教學生。

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發文揭露,行傳性戀學生提倡守貞教育的和性害得勝者協會進入台北市國中進行性別教育。這些基督徒偽裝成的都受教育團體不僅滲透校園已久,而且其教導的守貞實異少數內容也與性平教育的宗旨有違。

早在2014年,教育教就有媒體報導,行傳性戀學生基督教背景的和性害「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多年來以入校進行性別教育之名,都受事實上行傳播宗教和性別刻板印象之實。守貞實異少數接著在2016年,教育教有立委指出,行傳性戀學生這個標榜符合教育部性平指標的和性害課程,不僅在招募師資的都受檢核表上,要求老師認同「婚姻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反同觀念,在性別教育部分,更是強力灌輸宗教的守貞教育,和許多不合時宜的性別刻板印象。

事實上,這類基督教團體早已成立多年。1994年來自美國的榮司提提反牧師夫婦,引用聖經啟示錄中的名詞成立了「得勝者文教協會」,以「品格教育」之名,進班授課,如今全台已有超過半數的國中學校實施該課程,根據媒體報導,該課程的志工老師大部分皆為基督徒,更被爆出有「假輔導真傳教」的案例。

這樣的基督徒團體,其所教授的性別課程「真愛守門員」,究竟能否符合教育部的性平標準,還是只有「符合基督徒標準的真愛」或是校園早已淪為傳教的場所呢?

「守貞教育」究竟是什麼?

「守貞教育」(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是由美國教會所提倡,要求禁止婚前性行為的一種性教育,初衷是為了防止性病、避免青少女懷孕。但在美國已經有許多嚴謹的科學實證研究指出,「守貞教育」並不能達到它所宣稱的效果,甚至有反效果。其所預設的「婚後才與單一性伴侶從事性行為」不僅與現實脫節,更是遺漏許多重要的性安全、健康知識。這種非科學的單一價值不僅無效而且有害,甚至會因缺乏安全性行為的知識,導致青少年性問題的惡性循環。(此段內容從高穎超,2016,〈讓研究證據說話——為什麼貞潔教育無效又有害〉摘要整理之)

性(平)教育的重要性

對照近日沸沸揚揚的虐童案件中,那位未成年就懷孕生子的媽媽,可見一味避談性或是僅表面提及婚前「不要發生」性行為的守貞教育顯然無濟於事,妥善實施性平教育、性教育才是關鍵。

性(平)教育讓學生以正確健康觀念面對性和愛,並學會妥善的安全性行為(避孕)措施,除了不忽略性少數學生的權益,也能顧及多數異性戀學生的安全和需求,這才是妥當的教育方針。

非基督教旗下的正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它對於性的建議簡單明瞭:「等你/妳年紀較大再開始做愛;但如果你/妳等不及了,請務必使用避孕(安全)措施」。

置入性傳教的得勝者守貞教育現況

根據某得勝者真愛課程的老師的部落格,他清楚記載了在學校的教學過程。其〈珍愛守門員之(二)我們同不同〉之中的性別白皮書,要求學生描述男生或是女生的性別氣質,易造成性別刻板印象之形成。此外,針對不同性傾向更是隻字未提,很明顯是透過偏頗的教育屏除同志學生的生存權利。而在學習單之中更可以見到許多引用基督教聖經經文的「得勝金句」,明顯是在置入性傳教。在其〈真愛守門員之(三)真愛列車〉擅自將自己對愛的定義強加在孩子身上。〈珍愛守門員之(四)珍愛守門員〉不僅灌輸許多錯誤而刻板的性別教條,更是在婚前性行為的缺點中散播不實假消息:

他們除了擅自定義交往的步驟,創造出毫無科學根據的「異性群友」、「異性密友」、「終身伴侶」,甚至連每個階段的動作和行為都設定好了,像是群友階段有驚鴻一瞥、相互注視、互訴衷情,而密友階段有牽手、摟腰,終身伴侶階段「才」可以有接吻、愛撫與性行為等。

這樣的性別觀念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而真實的情況也不可能照著劇本發展,課程中甚至也沒有提到關係的結束和該如何面對,對照許多恐怖情人的社會案件,這樣的教育很明顯已不合時宜。對於婚前性行為的強烈反對,甚至讓這些偏頗的教育完全沒有「避孕」、「使用保險套」等等的教導。

對照這些保守家長們表示,教育中提到保險套就是在鼓勵小孩發生性行為,那這樣提到接吻、愛撫、性行為,卻又忽略安全性行為的觀念,豈不是本末倒置又毫不負責嗎?

此外,對於婚前性行為的批評和抹黑完全是不遺餘力,堪比宗教傳教的洗腦過程。課程中不僅說發生過婚前性行為者關係不易長久、性生活滿意度低、婚後容易外遇、易離婚、有罪惡感、容易猜疑、失去新婚喜悅,甚至直言「很多人不想嫁娶跟別人發生過關係的對象」。

這段教學除了通篇毫無科學根據、充斥偏頗性別刻板印象,更是滿滿的污名和欺騙小孩的謊言。此外,重要的「安全性行為」也是隻字未提,除了將情侶們暴露於風險之中,也易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若學生自己或是周圍的親友真的出現婚前性行為,是否因此遭到刻板印象的誤導而去歧視他人或是貶低自我價值?

守貞課程仍在校園中活躍,性少數學生的平等權誰來維護?

整個真愛守貞課程中刻意忽略至少占總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同志族群,這如果不是歧視或者違背性平教育原則,那什麼才是?從2014到2019的現在,這些性別觀念刻板偏頗、涉嫌傳教的基督教教育團體,仍舊在校園中活躍,學生的受教權益、性少數學生的平等權,誰來維護呢?如何防止宗教入侵校園,以及建立教材以及師資篩選機制,又或是如何讓課程不違背課綱,避免被行政高層壟斷等等。種種教育難題,值得各方關注。

雖然在2018公投中,多數人對性平教育中的同志教育投下反對,但其實很大一部份是被反同方、保守派的污名戰術所誤導,若能從行政單位到媒體結合完整的上下游闢謠連結,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式做出說明,闡明性平、性教育的重要性,並增加闢謠頻率和管道;而性平教育支持方也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發聲,以自身經驗讓社會大眾理解這些教育的真實樣貌和必要性,相信能有助於提高對性平教育、性教育和同志教育的接受度。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