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评测广汽新能源Aion LX怎么样及新宝骏RM

评测广汽新能源Aion LX怎么样及新宝骏RM-5多少钱

熊妮曼导读 定位中型SUV的评测Aion LX无疑是广汽新能源的重要走量车型,但价格公布后却让不少人高呼贵了。广汽开过之后,源AX样我却认为它不仅完全值回票价,及新而

定位中型SUV的宝骏Aion LX无疑是广汽新能源的重要走量车型,但价格公布后却让不少人高呼“贵了”。评测开过之后,广汽我却认为它不仅完全值回票价,源AX样而且是及新一款没有短板的“水桶”型产品。往下看,宝骏你就明白了~

此前,评测我们已经对广汽新能源Aion LX做过静态体验,广汽还没有了解过的源AX样小伙伴快戳下方视频了解Aion LX的静态表现吧~

除了对Aion LX进行了试驾之外,我们还测试了Aion LX 80(NEDC续航650km)车型的及新续航能力,点击下方链接获得Aion LX最为真实的宝骏续航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体验的车型为Aion LX的前驱车型,本文内容仅针对前驱版车型进行评价。如果您想了解有关Aion LX四驱版车型的试驾体验,请关注易车新能源频道~

首先,先来聊聊Aion LX的整体表现。Aion LX在保证了驾乘舒适性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操作性,轮胎与地面良好的接触性能和较为充足的中后段支撑使得其在舒适性和驾驶性上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好开、舒适但又不是“软趴趴”低完全向舒适妥协。

在日常驾驶中,Aion LX的悬挂会过滤掉例如路面接缝等细碎的颠簸,同时将其余需要驾驶员了解的路面变化信息以一种柔韧的方式传递给驾驶者,同时避震筒的阻尼可以很好地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

即使是以较快的时速通过连续减速带、较大路面起伏时,大多数路面的变化只会传递给驾驶者一次,没有多余的弹跳和悬架的杂音,从触觉、听觉上都呈现出一种牢固感和整齐感,表现得非常“整”。

由于测试车型为采用前驱结构的Aion LX 80车型,虽然在调校上更偏向转向中性,但在模拟赛道驾驶时还是能够感受到前轮抓地力负荷较重导致的转向不足,车尾也在影响着过弯时的姿态,这也和Aion LX为了优化车内空间而增加轴距占比的设计有关。在日常驾驶中,绝大多数驾驶者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麋鹿测试环节中,Aion LX的ESP介入力度、充足的中后段支撑以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状况都可以给驾驶者更强的信心,部分SUV麋鹿测试时的悬架压缩行程用尽或ESP介入力度过大导致轮胎弹跳等情况在Aion LX上并不存在。

在性能测试方面,Aion LX 80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8.4秒,百公里刹停距离为42.5m。测试场地为水泥路面,测试轮胎为245/50 R20尺寸的米其林 Primacy 4(原厂轮胎)。

除了担负走量重任的前驱版车型,四驱版车型3.9秒“破百”的加速能力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Aion LX当真能3.9秒“破百”?点击视频有真相~

Aion LX提供Sport、Normal、ECO、I-Pedal(单踏板)和ECO+(极致省电)模式。在Normal和ECO模式下,动能回收的存在感极低,只在刹车时全力工作,驾驶感受更接近燃油车。而在I-Pedal以及ECO+模式下,动能回收力度非常大,制动感明显,想要舒适地驾驶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

Aion LX自动驾驶功能体验

Aion LX可选装L3级自动驾驶功能。受到场地限制,本次仅能体验部分功能,具体的功能以及开放时间需要以官方为准,本次仅做粗略演示。

Aion LX的泊车功能可以记忆五个不同停车场的线路图,在驾驶员驾驶车辆完成地图学习后,即可实现自动寻找车位、自动泊车和智能召唤功能。

此外,我们还体验了Aion LX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以及变道辅助功能,其可在驾驶员拨动转向灯后完成自动探测变道条件、自动等待后车通过、自动变道的功能,整体操作流畅顺滑,更加接近人类驾驶员的舒适型驾驶风格。

在半年之前我曾经试过新宝骏RS-5,相比过去的老宝骏产品,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而不到半年,新宝骏又接连推出两款产品,这么短的时间接连发布新车,对于企业的研发匹配能力,以及平台化的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这次我拿到了RM-5顶配车辆来对其动态性能进行一番体验。

市区行驶的感受,先说动力上RM-5依旧使用了宝骏RS-5上那套动力总成,1.5T+CVT,相比用在风阻、重量都更大而动力性要求更高的SUV上,显然这套系统更适合用在重量更轻而平顺性是主要考量的MPV上。首先是更轻的重量带来的绝对加速能力的提升,百公里加速实测9.8S,虽然在如今百公里加速动不动就8S的家用车领域中,已经被甩了几条街,但个人觉得对于家用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实际驾驶中,30kph之前,由于液力变矩器未锁定,有增扭作用,这一段的加速感较强。到30~60kph速度段时,如果匀速行驶,那么为了保证油耗,转速会被维持得很低,大约只有1300转,此时踩下油门,10%以上的油门开度就能轻易触发CVT传动比改变,将发动机转速拉到2000转从而避开增压发动机的非增压区间,这种将动力向前段压榨的做法对于小马拉大车的套路,能提升不少车辆的市区驾驶 的好感,在市区行驶动力足够轻快。

至于底盘在市区行驶时的表现,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掉头半径并不大,两条半车道就足够完成,这在市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车辆掉头半径太大从而占用更多车道,是导致市区交通事故常发的原因之一。市区的几种常见路况下,通过接缝路面很干脆,不像很多MPV追求将小冲击过滤到只剩声音而没有体感,RM-5并没有追求这样极致的柔和感。较大的冲击如减速带,不同速度下会有不同的感受,20kph速度下,车身控制较好,车头扬起和下沉的幅度都不大,同时不会有多余的晃动;40kph通过的时候,车辆的冲击柔和感就显得有点不足,冲击的幅度衰减不够会有些影响舒适性;60kph的速度下触发了减震器的阀片打开,此时冲击传递的幅度会比40kph小很多,舒适性较好。

制动部分是RM-5的一个亮点,制动行程处在德系的紧致敏感和日系的绵柔之间,也就是制动行程适中。制动踏板力和制动力的输出匹配非常线性,在市区,无论是轻制动调整跟车距离,还是中度制动刹停,都能够很轻易的找到你需要的制动力度。

作为一台MPV,自然要承担家庭的周末郊游问题。RM-5得益于其比较跨界的造型,底盘通过性还算不错,城市普通的马路牙子足够应付,郊游的普通烂路刮底风险不高。而走烂路的舒适性上,路面起伏颠簸对于车身的影响较小,车身控制稳定,不会晃晃悠悠让晕车人士出现不舒适感。第二部分冲击的感受,和市区类似,冲击的衰减非常干脆,不会形成冲击叠加。冲击本身在前排较为舒适,中排则属于保护感有余柔和感不足,每个冲击的波峰都被削弱,只是削弱的幅度还不能让冲击变成一个圆滑平顺的波形,反馈到乘员的感受上就是有足够的信心以较快的速度通过,但是屁股仍然会有明显的冲击感受。

在盘山公路上,这台RM-5的表现足够让我惊喜,转向响应灵敏准确,中间虚位不大,且中位到非中位的响应过度线性,2.8圈的方向盘在大多数时候只需要180度就足够过弯,不需要频繁换手揉轮,侧倾支撑充足,车辆的侧倾幅度较小,且回复速度快,不存在多余摇晃。

在国产MPV中,RM-5的操控感受个人认为能称得上是佼佼者。

长途高速休旅场景作为MPV出现的初衷,先说RM-5在高速上基础性能,车身依旧不晃,直行稳定性不用担心,转向的响应依旧可控,对付高速这些半径在1000M的大弯游刃有余,缺点就是这个不规则的前脸造型带来了乱流,A柱附近能听到不平顺的气流产生的咻咻声,对于驾驶者不太友好。

配置方面,RM-5匹配了0-130kph全速度段的ACC以及TJA+LKA组成的0-150kph速度段的横向控制,我认为这套ADAS系统发挥主要作用的工况就是在高速,即60~120kph速度段,毕竟在城市路段下,过于复杂的路口对于普通驾驶员都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现阶段的ADAS还不足够让你放心把市区通勤交给他。

实际表现上,ACC系统对于本车道前方目标及相邻车道车辆的识别都极少出现错漏,只有一次,在将要超越相邻车道车辆时,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这时候识别慢了半拍,直接跳过了ACC触发了紧急制动。而这种类似于加塞的工况也是目前大部分ADAS系统识别的难题,所以在使用ACC时候需要在遇到此类工况时候注意一下,避免不必要的擦碰发生。

ACC的速度控制上没有什么毛病,从0加速至120kph各速度段加速度值都很符合我的预期,我曾经试过自己踩油门加速对比ACC加速的加速度,重合度很高。不过比较可惜的S模式和ECO模式下的ACC加速没有额外调整一版,还是保持和D模式一样,没有覆盖更多驾驶员的需求,当然也是为了节省研发成本和周期。ACC减速时,制动力由ESP系统提供,博世自家的ADAS匹配其ESP系统,还是非常成熟,制动力输出响应较快,减速过程平稳,制动力几乎不存在波动。

车道保持系统在高速上过弯非常稳定,其在弯道的轨迹线超越了大部分驾驶员的水平,偏离量几乎在肉眼察觉不到的范围。不过奇怪的是在直线上,车辆的轨迹反而变得有些蛇形,车辆在受到横风或是路面颠簸的扰动之后,都会偏离中心,左右蛇形几下之后才能稳定下来。

场地体验,一般MPV我都不会做操控的体验,但是RM-5在前面市区和山路驾驶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我找到了一块空地,想看看其极限情况下RM-5的表现是不是还如之前的驾驶感受那么惊艳。

首先是18M的标准桩距的绕桩,车头的指向性很明确,配合上比较强的随角度变化方向盘回正力,你可以明确的感觉到中位的存在,转向的响应和方向盘力感非常匹配,驾驶员能清晰的感受到方向的角度。车辆的侧倾即使在极限情况下依旧幅度不大,安全感十足,侧倾的速率合适,既不会过快倾倒带来不安全感,也不会过阻尼导致车辆的运动跟不上转向的节奏。极限下抓地力情况在MPV中依旧算出众了,轮胎有很宽泛的抓地极限维持段,而即使超过极限抓地力也不会突然急速下降,可控性很强,允许驾驶者不断的去试探极限又不易失控。我个人尝试的绕桩匀速大概能到65km/h~70km/h之间,这在MPV中表现足够优秀了。定圆情况下,车辆的不足度偏中性,这在MPV中是非常少见的——多数MPV都会调得非常推头,牺牲驾驶乐趣。

这台车操控层面我不太喜欢的部分是ESP的表现,一旦触发ESP会将车辆以很大的制动力制动,让车辆刹至很低的速度,完全破坏了当前的车辆动态只为了降速,但其实这种粗暴的ESP在纯商务MPV中也无可厚非。

整体来说,RM-5是一台很家用取向的MPV,在舒适的同时照顾了很多城市路况和山路对于底盘操控的需求。这是我很喜欢的部分,让这台MPV多了一些乐趣。其余动态性能方面也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足够作为一台称职的家用车,在10万这个区间,也有足够竞争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