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包埋技术对酸奶中燕麦颗粒完整性的影响研究(三)

2、包埋包埋材料的技术配比对燕麦包埋效果的影响

对包埋效果较好的内层结构为壳聚糖氯化钙,外层结构为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对酸包埋层进行单因素研究,结果见图2。奶中


a1

由图2可知,燕麦影响研究随着壳聚糖含量的颗粒增加,包埋层的完整厚度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包埋程度不明显;破损度呈现出先降低后逐渐平缓的趋势,说明壳聚糖对破损度的技术贡献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壳聚糖的对酸量将不再有明显变化。无论是奶中内层氯化钙还是外层氯化钙,由于其起到了支撑包埋层结构的燕麦影响研究作用,所以添加量越少,颗粒包埋层的完整厚度越小,燕麦颗粒的包埋破损度越高。海藻酸钠主要起黏结的作用,因此,海藻酸钠的添加量越少,包埋层的厚度越小,燕麦颗粒的破损度越高,但其对包埋结构的贡献略弱于氯化钙。

3、响应面法对添加剂用量的工艺优化

(1)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选择壳聚糖添加量、内层氯化钙添加量、海藻酸钠添加量和外层氯化钙添加量作为四个需要优化的工艺参数,以燕麦颗粒的破损度作为模型优化的变量,29组独立实验的结果见表3。
 

a2

a3

(2)响应面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拟合后,以燕麦颗粒的破损度(K)作为响应值,得到的斜率与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方程为:

K=58.56021一l6.69167A一2.72267B~9.25667

C一15.40875D一1.40000AB+1.37500AC~1.25000

AD一0.095000BC+0.51500BD+0.64375CD+83.916

67A2+0.064267B2+0.97854C2+1.22542D2回归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4。

a4

 

对该模型各项分别进行F检验,P<0.05定为显著项,以(*)表示,P<0.01为极显著项,以(**)表示,此回归模型F检验的P值<0.0001,为极显著项,其决定系数R2=0.9473,失拟项也极显著,说明此模型拟合度较好,方法可靠。由表4可知,此模型一次项B、C、D为极显著,A不显著;二次项C2和D2极显著,A2和B2不显著;交互项BD和CD为显著,其他不显著,说明外层氯化钙与其他组分交互作用均较为显著,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则不显著。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壳聚糖氯化钙海藻酸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