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集的学生信息 要查清从何而来
据央视报道,江苏无锡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收集生信在对某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息查执法人员发现几十个标注了江阴各个中小学名称的非法EXCEL表,涵盖了江阴市绝大部分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收集生信信息资料,包括学生姓名、息查性别、非法所在学校、收集生信年级、息查班级、非法学生家庭地址、收集生信家长姓名及电话等个人信息14万余条。息查此外,非法执法人员还在该办公室找到上述EXCEL表打印后用水笔做过代号标记的收集生信电脑打印资料500多页,以及多个登记有学生家长信息的息查“薄弱科目统计表”。 14万余条中小学生个人信息,靠培训机构派出人员到中小学校门口向学生和家长一个一个地收集,实在不太容易。这些中小学生的个人信息,显然另有更“便捷”的收集渠道。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么多中小学生个人信息,可能是被有关部门或机构收集整理后转卖给培训机构的。究竟是什么部门或机构出卖了这些中小学生的个人信息?什么部门或机构有能力出卖这么多详尽无遗的中小学生个人信息?如此大规模泄露中小学生个人信息,有关部门、机构和人员该当何罪? 近些年,个人隐私信息被大规模泄露的案例屡屡见诸媒体。这样的现象看似意外,细想也在意料之中。如今人们到什么地方办事,无论是办银行卡、手机卡,还是购买大件商品,一般都会被要求提供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之类信息,有时连电子信箱、QQ号也要提供。究竟在多少个表格上填写过个人信息,很多人恐怕早就记不清了。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的个人信息,早已在很多场合被广泛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收集利用得越多,被人为泄露、倒卖并被非法利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特别是,教育部门、金融机构等收集学生、居民的个人信息,被收集者一般都会顺利配合,但其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问一声:你收集了我的个人信息,能保证不被非法利用吗? 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但收集个人信息的部门和机构,仍然有义务保障所收集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利用。有关部门和机构收集公民包括中小学生的个人信息尽管确有必要,但并不等于他们获得了可以随便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授权。相反,所有收集个人信息的部门和机构,从情理和法理上都负有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公民,在向有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个人信息的时候,都不会同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可以作为商业资源提供给其他部门和机构,如果公民的个人信息从这里被泄露出去,收集个人信息的部门和机构难辞其咎。 中小学生个人信息遭泄露,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麻烦,当事学生及其家庭完全有理由要求查清,相关培训机构到底是如何获得学生个人信息的,并可以提出个人信息维权主张。有关执法部门应当而且能够追根溯源,查清楚究竟是谁泄露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涉及什么样的交易行为和利益关系,给被侵权学生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这一次,是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利用了中小学生的个人信息,那么谁又能保证,这些个人信息不会被别的什么部门或机构非法利用? 鉴于此,我们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充满热切的期待。可以相信,如果随意泄露、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有关人员将面临高额索赔而得不偿失,公民个人信息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活也能够减少许多烦恼。非法收集的非法学生信息 要查清从何而来
编辑:王丹妮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6-28 10:05:3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AI新世代」解码“AI六小虎”之“理想派”月之暗面:大幅降价失先机,是破局还是无奈
- 染发产品问题不断:“广东中山茜丽”再吃罚单
- 功能性服装是否货真价实?浙江省消保委联合宁波市消保委开展新型面料的测试结果公示
- 网店虚构交易量近四成 夫妻双双被罚20万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快检技能竞赛
-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面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
- 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
- 安徽滁州发布“妇女节”消费提醒
- 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
-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储热式暖手器消费提示
-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冬至食用饺子的消费提示
- 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1年十大消费提示
- 北京:2025年各区均要建一所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
- 儿童电动牙刷比较试验结果发布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电梯安全问题舆情处理情况
- 湖南公布2020年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 北京联合检查组督导石景山区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 属性不明 质量堪忧 电动平衡车滑行在“灰色地带”
- 天津市消协请“乐飞叶”“北面” 等品牌企业接受约谈
- 防晒化妆品比较试验结果通报(2020)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