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他们在东南亚“内卷”丨记者手记

导读 相关报道详见:《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背水一战”的内卷申硕之路》《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南亚选择》进马...

相关报道详见:《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背水一战”的申硕之路》《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丨记选择》

进马来西亚的大学读博,和国内多数高校比较起来的内卷确相对容易。不过,南亚要想毕业其实并不容易,丨记不少人因为英语交流的内卷障碍以及发表论文的压力而中途退学。 (视觉中国/图)

东南亚博士在2022年受到关注,南亚是丨记因为一桩社会新闻:湖南邵阳学院先是让23名学校教师去菲律宾读博,等他们毕业后,内卷再以每人八十多万元的南亚费用引进。

这种做法或许是丨记学校无奈的下下策。学校要申请硕士点、内卷博士点,南亚对博士学历教师比例有硬性要求,丨记而对邵阳学院这类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知名度也不高的学校来说,要对外招到博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操作关于邵阳学院事件的报道时,采访是以解释学校为什么会这么做展开的。坦白说,当时我对这一群体有些偏见,觉得他们通常不愿为读博付出太多努力,求速成,念一两年就能“混”出学历。

而当我将关于邵阳学院的报道转发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的留言给了我不同的视角。

他有位亲戚在白俄罗斯读研究生,之后又在菲律宾念博士。在他看来,有质量的博士对时间、金钱以及天资、耐心的要求都很高,对天资平平的N线地区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能在家门口的二本拿个教职其实就满足了。高校追求博士学位,为了拿到教职,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个题继续做下去,关注那些正在东南亚读博的具体的人,了解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毕业后有什么打算,真实的读博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实习生谢婧和杨蕊菡采访了数位高校教师,获得的信息不断打破着我的刻板认知。比如,他们就读的高校,并非是不入流的——大多都能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

一位采访对象觉得,东南亚博士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偏见——以地理位置含糊地概括当地所有学校极其不科学。正如国内有三本院校和“双一流”高校一样,难道我们会把在国内的博士生统称为中国博士来评判?

客观来说,从入学难度上看,进马来西亚的大学读博,和国内多数高校比较起来的确相对容易。不过,要想毕业其实并不容易,不少人因为英语交流的障碍以及发表论文的压力而中途退学。

就像采访中一位留学中介对他们的描述,这些老师大多是学校里的“普通人”,学术能力不足以进入一流高校任职,但也不愿躺平,还想往前冲一冲,升到副教授,或者跳槽去个比眼下更好些的学校。

去东南亚读博,的确是一批学术资历平平的高校教师,在能力范围内能作出的最好的选择。

读博,是为了在学术上有什么追求吗?

我们接触的采访对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要是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没那么高的要求,那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读博?

在这些高校教师身上,我们看见了在“越来越卷”的环境下,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危机感。一位采访对象觉得,自己好像怎么都踩不准时间点:本科毕业时,普通高校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很多还是硕士,而等到她硕士毕业,门槛却基本提高到了博士。

在这种学历焦虑下,即便她找到了一份在西北地区的教职,她最终还是拒绝了offer,决定先把学历“念到头”。这样,在学历竞争的赛道上,她就能抵达终点,可以安心挑战下一关了。

她对读博状态的描述也很有意思,她把这当成是在上班,等她毕业,进高校可以走人才引进,还有安家费,读博一样也是在赚钱。

去东南亚读博,是他们在“内卷”路上另辟蹊径的卷法。

人类学家项飙曾在一次采访中对当代内卷有十分形象的描述,他将这形容为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空转。而这背后的成因,是高度一体化的竞争,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竞争方式的高度单一、奖惩方式的高度单一。

为了达成职业追求,读博似乎成了这些高校教师“不得不”的选择。在庞大系统的压力下,普通人真的只能通过五花八门的“卷”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吗?

一位关注学术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学者告诉我,目前在国内高校招聘市场,博士生要想获得一份满意的教职,已经越来越困难。高校招聘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排名靠前、地理位置不错的高校招聘时往往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而那些处于偏僻地区的二三本乃至大专院校招聘时,报名者寥寥无几。

这位学者预测,随着博士数量上升,博士生应聘难、高校招人难,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还会同时存在。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