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远:“基础研究要有深度,应用研究要能落地”—新闻—科学网
周光远(中)在指导学生。远基应用研究大连化物所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丹宁 2023年12月21日,础研陈永棋从南昌千里迢迢赶到长春,深度送周光远最后一程。地新 陈永棋是闻科南昌市龙然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光远是学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他们的周光友谊始于3年前。 2020年,远基应用研究陈永棋在寻求突破技术瓶颈时偶然搜到了一篇相关学术论文,础研论文的深度指导老师是周光远。他忐忑地拨通了周光远的地新电话,没想到周光远非常热情,闻科还主动邀请他来大连化物所交流。学网此后,周光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亦师亦友,合作水到渠成。 2023年12月16日,51岁的周光远在吉林长春不幸逝世。得知消息后,陈永棋立即赶来送周光远最后一程。“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悲痛和敬意。”他说。 赶来送别的人有很多,周光远严谨专业的科研态度、温和豁达的为人处事方式也一再被送别者念及。 “走进来”,探索高分子材料领域 1972年,周光远出生于松花江畔的吉林松原。1994年,周光远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本科毕业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黄葆同院士团队正在招收学生。 黄葆同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成就斐然。他曾为了国家需要,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无论是科研还是为人,周光远都对黄葆同十分敬佩。他慕名报考黄葆同的硕士研究生,并如愿通过了面试。硕士毕业后,他又跟随金国新研究员继续在长春应化所攻读博士学位。6年学习,周光远不仅对高分子材料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对“做国家需要的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高分子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矿泉水瓶,大到火箭卫星,到处都有高分子材料的身影。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市场规模大幅扩增,然而许多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都源自发达国家。 深刻认识到这一现状的周光远在博士毕业后选择赴日本深造,他想了解国外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国内的究竟有什么区别。此后,他又远赴比利时鲁汶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9月,在比利时工作6个月后,时任长春应化所所长王利祥找到周光远,请他回来当科研处处长。 深思熟虑后,周光远决定接受这一重任。在长春应化所担任科研处处长的同时,他还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任务。 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制备与应用上,涉及新型生物基聚酯的合成、酚酞基聚芳醚酮的制备与应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装备及工艺研究,以及反应放大过程中的流体化学研究。 “走出去”,让成果转化落地 在担任长春应化所科研处处长及副所长的几年中,除科研外,周光远一直从事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 周光远多次去长三角地区考察,以寻求合作机会。他曾一周内和同事跑了4个城市,考察了12家企业,为79家企业介绍了数十个项目,促成了研究所与相关企业的3项合作。 最终,他瞄准杭州这块风水宝地,并于2007年成立了长春应化所杭州分所。他们的目标是“立足东北,面向长三角”。 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王丕新是周光远家对门的邻居,他说那几年几乎没怎么看见过周光远。王丕新研究的是造纸废水处理。杭州富阳有许多造纸厂,由于环保要求,企业要搭建废水处理系统,但是投资很大,它们需要王丕新的技术。此时,杭州的平台派上了用场。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中试就在这个平台上落地,既解决了技术需求,又缓解了企业压力。 在杭州,这样的故事时常发生。作为科研成果的孵化地,杭州的平台为长春应化所成果的转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加了科研人员“走出去”和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研究所的影响力。 建组群,打造整建制全链条的研究队伍 2019年,周光远转战大连化物所,筹建成立能源材料研究部。 当时,12名团队成员跟随他一起从长春到大连开展新工作。虽然这12人都在长春成家立业了,但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因为周光远“值得追随”。 周光远于2022年在大连化物所成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组群,重点开展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周光远“招兵买马”,短短几年,团队成员从十几人迅速增加至上百人,获得了各类项目经费支持。 “周光远很年轻就当了业务副所长,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非常出众。他在科研上的视角很敏锐,来到大连化物所后管理上百人的团队,还承担了科技部专家组的任务。”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痛惜地说,“他的群众基础很好,获得大家认可,我们都认为他是很有前途的‘后起之秀’。” 周光远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工程塑料系列产品,建成“年产100吨酚酞型聚芳醚酮”生产线,打造了一个全面研究酚酞型聚芳醚酮的团队。同时,他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生物基呋喃二甲酸聚酯研究,开发出工业熔盐法呋喃二甲酸单体及其聚酯制备技术,目前正在搭建千吨级中试平台。 “周光远实验室的定位就是‘协力攻坚’。他们以组群形式组建了一支整建制全链条的研究队伍,填补了大连化物所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空白,并且对研究所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有效促进了研究所内部的合作。” 刘中民说。 做研究的过程中,他不忘把实验室开发的“样品”转化成真正的“产品”。 “‘基础研究要有深度,应用研究要能落地。面向主流行业的主流技术,要解决核心问题。’周老师经常强调这句话,我们团队所有人一直记得。”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胡雁鸣说。 周光远通过搭建中试平台、探索创建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发工艺包等方式,实现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在他看来,企业不是“乙方”,而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应与之“共同成长”。这也是在短短几年内他能与以陈永棋为代表的企业人士建立深厚友谊的原因。 看未来,大摸底集中力量破难题 除科学研究外,周光远还曾任科技部“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领域专家,为材料领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和光远最开始在一栋楼里工作,他每天都非常忙碌。他在成果转化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推进实施速度非常快,合作的企业都很信赖他们团队。”曾与周光远在长春应化所共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回忆说,“他是一个有大智慧、大胸怀的科学家,在科研方面有很多成就,做了很多战略研究及规划方面的工作。” “十三五”初期,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组成员,周光远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有一些基础材料的研制可能会受制于国外,这将带来很大风险,所以布局的重点应是基础材料专项。 但是全国化工基础原材料领域内有这么多科研院所、协会、企业,如何集中力量共同破解难题? 周光远想到了一个办法:大摸底。如果不能收集各机构的信息、不了解研究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整合永远都实现不了。 在指南编制前,周光远通过大量调研、走访,收集了全国上百家机构的信息,并进一步遴选、梳理、择优,按照需求的迫切性以及从基础研究到中试放大再到产业化示范的全链条研发要求,与专家组共同编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 “比如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我们需要联合领域内的单位,共同发力形成国产产品优势。周老师一直在做这样的事,可能协调了上百家单位。”与周光远同在专家组的吉林大学教授张海博说。 常年在外奔波,周光远的飞行“热力图”覆盖全国各地,但他从未觉得辛苦。 “不上锁”的宿舍 因为妻儿都在外地,周光远一直居住在大连化物所的宿舍里。有一次王丕新到大连拜访周光远,发现他宿舍的门是开着的。 王丕新以为周光远忙忘了,提醒他锁门。周光远却摆了摆手说:“我经常出差,说走就走,很多时候坐最晚的航班回来。有时候钥匙在车里、有时候在办公室,经常找不着,大晚上回来老麻烦公寓管理员也不好,我就不锁门了。” 和这间“不锁门”的小屋一样,周光远也是个“不设防”的人。这间宿舍成了许多同事的落脚点。周光远会给大家做地道的东北菜,有时候和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火锅。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周光远团队和学生关系的真实写照。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王志鹏和周光远相处了16年,从学生变为同事,对此感触颇深。 王志鹏记得,周光远的桌子上经常摞着厚厚的笔记本,中间还夹着一把格尺。那是他的工作日志。不管是开会,还是日常沟通,他都认认真真做记录,然后拿尺子在下面画一条线,写上自己的想法,十分有条理。 工作上一丝不苟的周光远在有的事上却“马马虎虎”。周光远去世后,他的同学李存峰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一张字迹模糊的欠条。他一眼就认出了欠款人是一位家庭比较困难的高中同学,再一看日期,彼时正是周光远团队创业最艰难的时期,资金紧张,但他仍解囊相助。 在工作之外,周光远很喜欢读诗和散文。他也常在PPT中引用“金句”激励同事,也提醒自己“事闲勿荒,事繁勿慌”“勤奋加奋斗,敢想加敢干”……作者:孙丹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5 8:06:27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周光远:“基础研究要有深度,周光应用研究要能落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