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佐蘭.尼科利奇(Zoran Nikolić)
四境交界點(Quadripoints)
- 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 17º 47' 13"S|25º 15' 41"E
- 立陶宛|波蘭|俄羅斯 54º 21' 49"N|22º 47' 30"E
- 加拿大 59º 59' 43"N|102º 00' 59"W
- 卡塔尼亞省(Catania Province),不尋邊界西西里島 37º 44' 46"N|15º 00' 57"E
四境交界點,地圖點亦即四個區域在此交會的集們件發交界境交一個地理位置
三境交界點(tripoint)或三境邊界(tri-border)區,是聽過三個區域的邊界在此交會的一個地理位置,這些區域可能是某事國家或是其行政區域單位。目前,生國世界上有一百五十個到兩百個三境交界點,會點回事但有些並未被準確地定義,又麼因為這些國家周圍的不尋邊界邊界也並未被完備地定義出來,其中有些位於水域之中(海、地圖點河或湖)。集們件發交界境交陸地上的聽過三境交界點通常會有清楚的標記,有時甚至還會有一根恰到好處的某事柱石,或者,生國如奧地利、會點回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三境交界點,設有一張三角形的桌子,每一邊都印有一個國家的盾形紋章。
我們或許偶爾會聽到某個事件發生在X、Y、Z三國的交界點,但是,四境交會點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曾聽過某個事件發生在A、B、C、D四國的交界點嗎?或許不曾,因為非洲尚比西河(Zambezi River)的浪潮還沒有重要到足以引發軒然大波的新聞。
為什麼說尚比西河的浪潮呢?目前在整個地球上,有著將近兩百個主權國家以及大約一百個主權程度不等的地區;因此,人們或許會預期有相當多的四境交界點,但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可能有一個四境交界點剛好位於尚比西河中央,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和波札那的邊界就在這一點上交會。
問題在於,波札那與尚比亞不承認這個四境交界點,而聲稱實際存在的是兩個三境交會點(一個是納米比亞、尚比亞、波札那;另一個是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兩個點僅相距一百到兩百公尺;這兩個國家已經計劃要在它們位於這兩個點之間極短的邊界上,搭建一座橋梁。截至目前為止,納米比亞與辛巴威並未對此提出異議,這意味著它們可能同意了,或至少默認了這個四境交界點完全不存在的說法。
然而,世界上還是有其他類型的四境交界點。奧地利與德國的四境交界點就是其中一例,這個點鄰近奧地利榮霍爾茨的準內飛地(參考本書第八篇);荷蘭與比利時之間也有類似的四境交界點,位於巴勒這座被一分為二的城鎮上(參考本書第七篇)。這類的四境交界點,也被稱為兩國四境交界點。
此外,還有組合四境交界點(combined quadripoints)。舉例來說,兩個國家與第三個國家的兩個省,共四條邊界在一個點交會(或者任何這種類似的組合)。立陶宛、俄羅斯(卡里寧格勒)以及波蘭兩個省的四境交會點,即是其中一例。
近代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兩個四境交界點。第一個位於查德湖(Lake Chad)南部,在一九六○年存在了數月之久,三個獨立的國家(奈及利亞、查德以及喀麥隆)與英屬喀麥隆在此交會;其後,在這座英國託管領地上的一次公民投票決定,北部與奈及利亞合併,而南部則與喀麥隆合併,於是這個四境交界點變成了三境交界點。
另一個類似的四境交界點是由三個獨立的國家(比利時、荷蘭與普魯士〔即德國〕)與莫里斯尼特中立領土(Neutral Moresnet)共同形成,從一八三九年到一九二○年持續了較長的一段時間。莫里斯尼特是一座共管地,由荷蘭與普魯士共同設立;比利時脫離荷蘭之後,這座共管地就由比利時與普魯士共同治理。
一八七六年德意志統一,使得莫里斯尼特變成由比利時與德國共同治理(儘管莫里斯尼特逐漸取得愈來愈高的內部治理權支持度,並有愈來愈多的人民要求完全獨立)。根據一九一九年的《凡爾賽條約》,莫里斯尼特中立領土與其他幾座鄰近的德國城鎮,一起被裁定判給了比利時;如今,這些領土代表了比利時德語社群的一部分,亦為比利時最小的聯邦社區。
四境交界點也存在一個國家的不同組成部分,最知名的就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州、猶他州、新墨西哥州以及亞利桑那州這四個州所形成的四境交界點,由一座四角落紀念碑(Four Corners Monument)加以適當地標記出來。北美另一個四境交界點,位於加拿大的曼尼托巴、薩斯喀徹溫(Saskatchewan)、西北領地(Northwest Territories)以及奴納武特(Nunavut)之間,但尚未經過正式的確認。
來到大西洋對岸的英國,也有一座被稱為四郡石(Four shire stone)的紀念碑,誌記著以前一個由英國的四個郡——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牛津郡(Oxfordshire)、沃里克郡(Warwickshire)以及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所形成的四境交界點。由於伍斯特郡的邊界在一九三一年進行了變更,其後這座紀念碑所在的位置,遂成了另外三個郡的三境交界點。
在較低的行政層級上,舉例來說,城市與直轄市,也有多境交界點,其中有些甚至相當複雜。在芬蘭,土庫市(Turku)附近有一個七境交界點,有七個直轄市在這裡交會(有一陣子甚至是八境交界點,直到其中的兩個直轄市合併)。佛羅里達州當地有一個五境交界點,菲律賓有一個六境交界點和一個八境交界點,愛爾蘭與義大利都有十境交界點。
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卡塔尼亞省(Catania),組成埃特納火山公園(Park Etna)的二十個直轄市中,有多達十一處(包括其中一個城市有兩處)的邊界在一個點上交會,形成了(或許是)全世界唯一的十一境交界點,就坐落於埃特納火山中心。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全球有趣的邊界、領土和地理奇觀》,春山出版
作者:佐蘭.尼科利奇(Zoran Nikolić)
譯者:林資香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奇特豐富的邊界故事,顛覆對地理的認知與想像
2020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
年度旅行圖文好書(Illustrated Travel Book of the Year)
全世界最有趣的、最殘酷的、人為算計的、自然力量的、心理隔絕形成的不可思議邊界地圖集
奇異的地域趣味,透過一幅幅精緻地圖與曲折線條,展現世界各地邊界百態,以及不同的領土治理形式
細數邊界背後複雜的政治、歷史、社會、文化與自然因素
- 義大利的坎波內(Campione d’Italia)必須經過瑞士十五公里才能到達最近的義大利領土!
- 當一棟房子被邊界穿越時怎麼辦?甚至是一張在旅館裡面的床,竟被邊界穿越了?(荷蘭 vs. 比利時、法國 vs. 瑞士)
- 河流中有分屬兩個不同國家的個別島嶼,但泥沙堆積卻讓兩個島連起來了!該歸誰管呢?(阿根廷 vs. 烏拉圭)
-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道二七○○公里的沙石建築?
- 世界上竟存在著「未被定義的國家」?
世界並不總是如我們認為的那樣。本書作者將全世界最古怪、最有趣、最不可思議、最不尋常、最不合邏輯的各種邊界現象,透過精要趣味的文字與簡潔清晰的地圖,一一解謎。各種內飛地、外飛地、分裂的、不存在的城市和島嶼……,將使你重新思考「邊界」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大多數人認為一個國家的邊界是明確定義的,然而,卻有想像不到的例外,而每個例外都有它奇特且複雜的原因。
荷蘭南方的一座小城鎮巴勒(Baarle)鄰近比利時邊界,雙方的邊界在某些街道數次交會,有趣的是,當邊界穿越一棟房子時,這棟房子的「國籍」會根據前門面對著誰的領土來決定,有時在門牌號碼旁,還會插上一支旗幟。法國與瑞士邊界上的小村莊拉居赫(La Cure),最知名的建築就是阿赫貝茲旅館,法瑞邊界將其中的好幾間房間一分為二,使得這個旅館成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士兵可以駐留在旅館屬於法國(被占領)的一側,但被嚴禁跨越到屬於瑞士的另一側,因此,當德國士兵在法國這一邊的餐廳用餐之際,法國抵抗運動的成員可能正在瑞士那一邊的房間留宿備戰!
當一個國家分裂或瓦解了,邊界劃分可能成為戰爭源頭,甚至釀成歷史悲劇。例如,蘇聯解體與眾多中亞共和國宣布獨立後,因民族複雜與政策錯誤(人口遷移與劃界問題)導致許多內飛地與領土紛爭,血腥戰事難以平息。而在民族文化多元的巴爾幹半島上,征戰始終頻繁,戰地百姓為了求生,越過邊界逃往歐盟鄰國,這些非法移民與難民,常導致鄰近國家陷入應管控邊界或提供人道保護的兩難。
此外,有兩個非常獨特的「自治」區分別存在俄羅斯以及希臘。俄羅斯唯一自治州──猶太自治州(JAO)被預見為猶太復國主義之門戶、如今俄羅斯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是什麼歷史因素使它存在此處?希臘北方亞陀斯山,又稱「聖山」,由二十間修道院共組成神聖社區,依希臘憲法成立聖山修士國,傳統以來女性不得進入。為何「聖山」違反兩性平等的普世原則呢?
地圖上的邊界界線標示出你我的位置,卻也是一種傷疤,因為人類始終致力於使「『我們的』比『他們的』更大」,要更多的利益與資源。這本引人入勝的地圖書,透過奇特的邊界故事,除了讓人巡遊全球,得知背後的歷史典故、政治情勢、民族問題與隱含的人道關懷,更在沉浸地理趣味之餘,重新思考疆界的意義。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