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北約發布改革報告,稱中國不再是良性貿易夥伴「對安全構成挑戰」

文:鄒宗翰/楊威廉(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北約報告伴對根據週二(12月1日)將公佈的發布一份北約改革報告,指出這個大西洋聯盟組織必須更加努力地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及其軍事崛起。改革國不構成

去(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批評北約「腦死」,稱中越來越多人對北約的再良目的和相關性感到質疑。這份「北約2030」報告在於回應這些改革呼聲,性貿並由一群號稱 「智者」編寫,易夥裡頭包含138項建議。安全

根據《路透社》,挑戰一位看過報告的北約報告伴對北約外交官指出,中國在北極和非洲的發布活動,以及它對歐洲基礎設施的改革國不構成大量投資,令人擔憂。稱中 他說:「中國不再是再良西方所希望的良性貿易夥伴。它是性貿我們這個世紀的崛起大國,北約必須適應。」

這位外交官援引報告說,北約的部分應對措施應該是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保護計算機網路和基礎設施。不過這些建議應該不是每一項都會被採納。

報告建議,這個由30個成員國組成的聯盟還可以與澳大利亞等非北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更多地關注中國正在發展資產的太空威懾。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報告公佈前一天發表評論稱,中國的崛起對 「我們的安全構成了重要挑戰」。

他在記者會上敦促盟友團結應對,「中國正在大規模投資新武器,並向我們靠近,從北極到非洲。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並試圖恐嚇其他國家。」

《路透社》報導,看過報告的外交官援引內容稱,儘管北約沒有宣佈中國為對手,但會考慮把中國納入北約的官方總體戰略文件——《聯盟戰略概念》。

報告也建議北約外長們更經常地舉行會議,並將呼籲加強秘書長作為國際調解人的作用。

北約內部歧見

成立於1949年的北約原本旨在遏制來自蘇聯軍事威脅,但到了2020年這個組織面臨著各項挑戰:從對土耳其決定購買俄羅斯武器系統的憤怒,到美國質疑歐洲對自身防務的承諾,以及川普(Donald Trump)要求對中東有更多行動的呼籲等等。

雖然有成員國呼籲擴展北約關注焦點,然而,自莫斯科2014年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以來,東歐盟友對俄羅斯更感恐懼。他們擔心將過多的資源從北約保衛歐洲的核心任務中被轉移。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