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在女大学生眼里“安家” 却是种睫毛惹的祸
拔一根睫毛下来放到显微镜下放大40倍,镜头里直观显示:五六只螨虫围着睫毛根部灵活蠕动……前不久,螨虫在三六三医院眼科门诊,学生在成都上大学的眼里小敏看后惊呆了,她向科室医生坦白,却种自己不过是睫毛种了次睫毛,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安家 记者了解到,螨虫医院眼科每天都有一两个因为睫毛感染螨虫前来寻求治疗的学生案例,而每周都有一两个种睫毛后又感染螨虫的眼里患者,每100个人里面就有5个人的却种睫毛被螨虫“安家”。眼科主任李满认为,睫毛种睫毛后,安家原本的螨虫睫毛变得不光滑,导致螨虫更容易寄生。学生 种了次睫毛 螨虫就在眼里“安了家” 为了让自己的眼睛更加美丽动人,前阵子,20岁的女大学生小敏在春熙路一家美容店种了睫毛。卷翘的睫毛纤若羽毛,小敏的眼睛比之前更美了,不过随之而来却是一连串的烦恼。 起先,她总是感觉眼部瘙痒、眼红、眼干,小敏猜测是不是自己经常熬夜玩电子设备过于劳累导致的,她买来明目舒缓的眼药水,可是用后维持不了多久依然如此。不仅是这样,后来她的眼睛又出现了异物感,睫毛也开始零散脱落,到最后,她的眼睫毛上居然出现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分泌物。 小敏赶紧来到医院寻求治疗。三六三医院眼科主任李满听了女孩的描述以后,便大致猜出了真相:这就是常见的螨虫感染。 螨虫检查环节中,李满拔取了小敏的一根睫毛,放到显微镜下直接放大了40倍。镜头下,被放大的画面直观显示着:五六只肥长的螨虫正围着小敏的睫毛根部蠕动。小敏看后直呼好家伙,原来这些日子竟是这些小东西在作祟,看得她自己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女性和男性患者比例是2:1 年轻患者居多 李满告诉记者,其实并不是所有种睫毛的人都会被螨虫感染,而是种睫毛以后睫毛变得不光滑,螨虫更容易附着寄生了。而且,一般人因为用眼不卫生导致的螨虫寄生数量更多。 从数据上来看,每100个人里头大约就有5个人的睫毛有螨虫寄生。仅仅在三六三医院眼科,每天都有一两个因为睫毛感染螨虫前来寻求治疗的案例,而每周都有一两个种睫毛后又感染螨虫的患者。“一根睫毛附着五六只螨虫是比较多的了,少的大概一两只。”李满认为,小敏的情况算是比较严重的了。 另外,从男女性别来看,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比例在2:1。一般,年轻患者居多,最小的患者只有6岁。李满回忆,这个6岁的小患者本身并没有不注意用眼卫生,检查后了解到,螨虫竟是被他的父母传染的。 眼睛干痒 只滴眼药水不够 相信大家对寄生虫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感染过螨虫。但是寄生在眼部的螨虫,却很少有人知道。李满说,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眼部可能存在少量非致病性的螨虫,与眼部处于共生状态。当螨虫数量逐渐增多后,可引起一系列眼部不适感,首当其冲的就是眼痒,另外还可以出现眼红、眼干、异物感、睑缘充血、睫毛脱落等表现。 一般年轻人出现这些症状后,常常使用眼药水草草了事,其实根本没有太大作用。想治愈眼部螨虫,需要结合“敷眼贴、注意清洁、专用眼药水”这三种手段,这个过程需要维持两到三个月,可谓是一项长期治疗。 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螨虫寄生呢?李满指出,大致有四点:1、经常用手揉眼睛;2、经常熬夜;3、眼部清洁不到位,如画了眼妆的女性卸妆不彻底;4、去不正规的美容店种睫毛,器械不干净导致螨虫寄生。 在日常生活中,李满提醒,尤其是年轻人要避免疲劳、改善卫生条件;平素贴身使用的毛巾、被套等需高温消毒除螨;枕头枕芯要经常晒一晒并定期更换;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也应该进行螨虫筛查,一并治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螨虫在女大学生眼里“安家” 却是安家种睫毛惹的祸
编辑:汤晓雪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4-15 08:45:2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温岭开展“小小食安体验官•暑期食安研学半日营”活动
- 低量惡性循環 活水要從哪裡來?|天下雜誌
- 职业教育专业优化 “智能”成为大热门
- 爱心展板进校园 警校共育促安全
- 日本小林製藥公司問題保健品已致249人住院
- “放心消费在南京”社区行活动启动
- 好貴的燒酒雞!騎士吃6碗上路酒測值超標 二次酒駕易科罰金9萬
- 財經台/負利率時代 難道我真的得買保險箱嗎?|天下雜誌
- 伊朗總統乘坐直升機殘骸已找到!「沒有發現倖存者」
- 我市全面提升危化安全监管水平
- 国网固原供电公司筑牢电力网络安全屏障
- 黑龙江:多措并举守护冬季旅游市场
- 典型生态拦截措施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三)
- 用好“法律服务” 破解“维权困境”——山东淄博周村探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
- 汉阴县经贸局编制发放惠企政策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洞穴潜水圈里的门派江湖:关于金钱、性命和纪录的游戏
- 波音一季度虧損3.55億美元 將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
- 云游“紫荆长街25号”!这条推送长25年
- 淮南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颁奖典礼举行
- 最年长院士魏寿昆逝世 享年107岁—资讯—科学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