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研究有了新进展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人们最常听到的声音类型,但大脑是大脑如何毫不费力地自动识别音乐和语言的?以往科学家对此缺乏清晰的理解。现在,何区包括美国纽约大学在内的分音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实验重现了这一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28日的乐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语言研究有新音乐和语言在音调、进展音色、人类声音质感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大脑此次,何区他们借用一种精确测量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分音节奏或变化周期,即赫兹(Hz)。乐和Hz值越大,语言研究有新每秒发生的进展次数越多。例如,人类人们的行走速度约为每秒1.5—2步,也就是1.5Hz—2Hz;史蒂夫·旺达热门歌曲《Superstition》的节拍大约是1.6Hz。语言通常比音乐节拍快2—3倍。有充分证据显示,一首歌音量或响度随时间的变化(即所谓的“调幅”)相对稳定在1Hz—2Hz。相比之下,语言的调幅通常是4Hz—5Hz,这意味着它的音量经常变化。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参与者被要求判断这些音频听起来是音乐还是语言。结果显示,人类的听觉系统使用非常简单且基本的声学参数来区分音乐和语言:对参与者来说,速率较慢(小于2Hz)且调幅较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音乐;而速率较快(约为4赫兹)且调幅较不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语言。 了解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可能会使患有听觉或语言障碍(如失语症)的人受益。音乐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训练失语症患者利用他们完好无损的“音乐机能”绕过受损的语言机能,唱出他们想说的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山桃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杨军在调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时强调 织密保障网络 服务发展大局
-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组织召开新型储能工作(华中区域)座谈会
- “提纯复壮”首届山东(国际)当代艺术展开幕
- CNNIC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普及金融知识 共创美好生活
- 春节登高 古路村迎大批游客
- 向北“突围”:俄最新核动力破冰船下水
- 发送短信即可免费开通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用户超5.4亿
- 反海外避稅法 能否過立法院?|天下雜誌
- 广东发出检测认证服务倡议 解决服务防疫用品企业“最后一公里”
- 16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 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行为值得警惕
- 百名离退休干部和专家教授参与从化农优名品“二进二出”行动
- 汽车为什么会烧机油:发动机遭遇非正常磨损
- 肥美砂海螂引来赶海人 当地人半天收获十几斤
- 5A级写字楼186米40层!“李沧第一高楼”主体完工
- 食用可可粉能减肥?听听专家怎么说
- 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育江来汉阴调研防返贫监测帮扶和财政衔接资金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
- 广东发出检测认证服务倡议 解决服务防疫用品企业“最后一公里”
- 部分安全头盔价格暴涨 公安部:严查价格违法行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