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Pose Method 鐵人三項技術全書》:細究自行車齒盤的選擇,有助你在踩踏時達到最佳表現

文: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Dr. Nicholas Romanov)、鐵人踏時約翰.羅伯遜(John Robson)

踩踏技巧

改變是項技行車挑戰也是機會,但絕不是術全書細威脅。——英國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lip of England)

車手比賽的究自最終目標都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踩踏,把自己的齒盤體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不論是選達何種公路賽、場地計時賽、擇有助踩最佳越野繞圈賽或是表現鐵人賽中的自行車賽段,選手們的鐵人踏時目標都是極盡所能地在全程維持高效率的踩踏。

比賽騎乘時必然會面對各種情況,項技行車不可能有一體適用的術全書細高效率踩踏方案。從前面幾章,究自我們應該對功率輸出有清楚明確的齒盤概念了,但比賽時如何才能有效率地輸出功率呢?

我們都有極限

每個人在任何時候的選達運動表現,都存在某個最高的擇有助踩最佳實力水準,而這個水準的高低取決於許多因素,可分為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兩類。其中肌力、有氧能力、個人傷病史、休息、營養和許多其他變數,都跟你是否能在比賽當天發揮100%的實力有關。

但把這些因素都做到好也無法保證,最終還是得靠踩踏技巧,才能決定你是否能把100%的潛能發揮出來。

不論你是舉起雙手衝線的冠軍車手,還是在三項賽事中快速轉換到跑步項目的菁英鐵人,踩踏技巧都是你面對自行車騎乘狀況的必備技能。

技巧的變動幅度比表面上看起來複雜得多。以最單純的狀況來說:在無風且完全平坦的直線道路上,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也沒有汽車與野狗等干擾,以時速56公里向前騎乘。這是大多數車手的最高時速(目前一小時場地計時賽的男子世界紀錄)。即使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假設情況,但要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特定的檔位與迴轉速,同時又要維持全神貫注與完美的低風阻姿勢,不是那麼容易。

儘管在如此完美的情況下,人的心智和生理潛力還是很難100%完全發揮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一小時場地計時賽的世界紀錄,一直是人類難以突破的挑戰。現在,我們從時速56公里的直線巡航回到真實世界,跟維持速度比起來,為了維持最佳的踩踏效率,車手需要注意更多細節,像地形、路況、賽況、彎道、策略、風向和天氣變化,都必須列入考量,隨時視情況進行調整。在鐵人三項賽中,你還必須考慮最後在跑步時,是否還有體力維持騎車時的高效率。

齒盤和轉速的比例如何選擇?選擇的理由是?

自行車的齒盤和輪子為我們帶來力學上的優勢,放大了體力轉化為前進速度的效益,使我們能夠在不靠外力的協助下以更快的速度移動。畢竟,自行車的確是人類靠自身力量最有效率的移動方式。

然而,就像其他工具一樣,自行車也必須被正確地使用才能發揮最佳的功能。關鍵是當你愈了解如何選擇適當的檔位與轉速組合,你就愈靠近100%的潛能。

如同本書之前所討論的,你在自行車上所能輸出的最大功率,是當你變速到53齒的大盤與12齒的飛輪,這時踏板每轉一圈車子就能移動9.4公尺。換句話說,這等同於一個大齒比。

訓練有素的車手可以長時間維持90~110的轉速。若能以這個平均轉速來驅動這麼大的齒輪,自行車就能達到極速。問題是很少人有足夠的力量用這樣的轉速來踩動這麼大的齒比。

最大齒輪的另一端是39齒的小盤搭配25齒的飛輪,此時踏板每轉動一圈自行車只能前進3.3公尺。在39/25的齒比組合下,每個人都能踩出極為誇張的高轉速,但維持時間無法太長,因為超高轉速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所以答案是取得力量與有氧能力之間的平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齒比/轉速組合,使你在比賽中的不同時刻都能盡量維持最佳的運動表現。

其中的變數當然不只有齒比與轉速,還有你的競爭對手、車速、風向、氣溫、濕度、心率、肌肉的費力程度、身體的位置、路面狀況、坡度、彎道等,基本上這個清單還可以再繼續列下去。所有的變數都互相連動,只要其中一個改變了,其他的變數必然會受到影響,而我們必須知道車手最能控制的正是:齒比的選擇和踏板轉動的速率。

交易的邏輯

這是個很簡單的選擇邏輯。如果路面變陡,我們要不就是換成較輕的檔位搭配較高的轉速,不然就是直接以目前的檔位重踩上坡。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速度都會變慢,但問題是該怎麼做才能使速度的損失降到最低,而且在爬完坡之後還能保有體力面對接下來的賽段。

這裡用「交易」這個詞的目的是使你了解:每次的改變必然會獲得或失去某些東西。我們是否能將前一章齒比與移動距離的表格背下來,然後依據自己當下的情況與目標速度來選擇最佳的齒比與轉速呢?事實上是不能的。

關鍵反而是知覺與經驗。如果是用數字算出來的,當你算出要用53/15的齒盤在轉速100rpm下才能達到目標速度時,你肌肉的緊繃感、心臟跳動與呼吸頻率提高後對心肺系統的沉重負擔,都會跟你計算的結果互相衝突。

你心裡想的是「騎得像阿姆斯壯一樣」,但身體卻告訴你「我很不願意告訴你真相,但兄弟,你可不是阿姆斯壯」。當然我們也可以跟隨自己心裡的想像,但最終必然得面對自身的極限。這個邊界即是整個身體最佳運作效能的臨界點,若我們強迫自己超越極限,雖然可以短暫達到巔峰,但很快身體就會完全停擺。

簡而言之,這等於說明了「訓練」與「比賽」之間的差異。只要是訓練,不論是為了鍛鍊更大的力量或增強有氧能力,訓練的目的都是在盡量擴大潛能的邊界。比賽則剛好相反。在賽場上要能認清自己當下的能力,然後盡可能地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把自己的潛能100%發揮出來。也就是說,能力的邊界已經確定了,比賽時要能盡量接近它,但又不能超過它,不然就會把比賽給搞砸。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