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快递员患热射病住进ICU
导读 热热热!最近几天,岁快射病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患热连续多日的住进蒸烤模式让市民直呼热死人了!千万别以为热死人是一句玩笑话,搞不好,岁快射病真的患热会危及生命!这里... 热热热! 最近几天,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住进 连续多日的岁快射病“蒸烤模式” 让市民直呼“热死人了!” 千万别以为“热死人”是一句玩笑话, 搞不好,患热真的住进会危及生命! 这里说的, 就是岁快射病这两天频频上热搜的 热射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收治了两名热射病患者,岁快射病其中一人为32岁的患热男性快递员。经过一个多月的住进积极救治,患者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大脑损伤严重,目前仍在昏迷中。 热射病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中暑? 如果发现中暑该怎么办? 如何预防热射病? …… 有约君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世芳,请她给我们一一详解。 32岁快递员昏迷4小时 入院被诊断为热射病 今年6月初的一天,晚上7时左右,32岁的快递员小林(化名)被紧急转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来我们医院时,他已经昏迷4个多小时了。”黄世芳介绍,据患者的家人介绍,患者当天下午4时左右在闷热的仓库里整理快递,突然昏倒,旁边的同事见状赶紧上前查看,发现其体温高得吓人,同时伴有抽搐症状,同事赶紧将其送到就近医院。 抵达医院后测量体温高达41℃,医生给予了紧急处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补液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家属将其转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会诊后确诊为“热射病”。 “我们给予了综合处理,纠正了他的内环境和器官功能不全,但因为其大脑损伤严重,目前患者尚在昏迷中。”黄世芳说。 接受救治的小林 另外一名患者则是53岁的黄先生(化名)。 7月11日晚上10:40,黄先生被工友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送到医院时,他已昏迷7个多小时。 据工友介绍,黄先生被发现昏迷在工厂饭堂,呼之不应,伴有发热,工友当即将其送至当地社区医院就诊,彼时黄先生温度高达40.1℃,医生给予补液、降温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遂转送至暨大附一院。 黄世芳介绍,黄先生本身有心脏问题,再加上合并了热射病,情况虽不及小林严重,但目前也尚在昏迷中。 什么是热射病? 我们平常说的中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还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惊厥、昏迷等)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 热射病有什么危害? 热射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 黄世芳介绍,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70%-80%。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哪些人群易出现热射病?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夏季剧烈运动的青年人,在夏季参训的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孕妇,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重点来了! 如果发生热射病 应如何紧急救助? 1.第一时间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2.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物理降温,或者冰敷腋下; 3.补充水分,以盐水最佳。患者有意识的话,可以直接给他喝冰水,慢慢小口喝完200-300毫升的冰水; 4.持续监测体温,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怎么预防热射病? 1 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重点是要避免待在密闭的高温环境里,尤其是老人、小孩、体弱多病者,散热功能比较差,要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 有约君话你知 夜间也可能发生中暑 不要以为只有白天、室外才会中暑。中暑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所致,炎热的夏季即使在夜间,如果室温过高、通风不良,也可能会导致中暑。要特别提醒的是,成年人要切忌将幼童留在封闭的车内。 此外,生活中一些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积聚增加,都可能诱发中暑。 2 户外工作人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不能光喝白开水或者矿泉水,要喝淡盐水或者功能饮料,以免电解质紊乱。 有约君话你知 为什么不能只喝白开水? 夏季中暑后,对于大量出汗的,合理补水是有效的,但不建议大量喝凉白开,因为大量出汗会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只是大量喝凉白开,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昏迷。 另外,含酒精或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不宜饮用;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饮水量应遵医嘱,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 3 一旦有头晕或者心慌、出汗特别多等症状,就要警惕中暑,必须马上离开高热环境,同时可以小口喝冰水,这个是很好的降温措施,200-300毫升的冰水小口慢慢喝,有助于降低体温。 有约君话你知 喝多少水为宜? 对于身体无异样的普通人,在高温天气里,一般每日饮水量1500-1700毫升;出汗较多时,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000-3000毫升;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饮用2-4杯凉水(约500-1000毫升)。 而如果出现了中暑症状,切忌大量凉水一口闷,要少量、多次,分口喝,适当加盐会有更好的效果。 4 中医药在热射病防治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藿香和广藿香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也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约君话你知 这些中暑应对方法不推荐 1.中暑后喝藿香正气水? 中暑后虽然中医药能帮助热射病防治,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推荐在中暑后自行使用藿香正气水,主要是以下两点原因: ①从中医的角度看,藿香正气制剂的源方中,很多成分是温热型、祛寒湿的,整体组方药性偏温,因此它是治疗阴暑而非治疗阳暑的药物。在高温高热下出汗过多而引起的中暑多为“阳暑”,并不适宜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它适用于夏日贪凉喜冷,反复出入空调房温差过大,或进食过多冷饮所伤而出现的“阴暑”证。 ②藿香正气水的酒精含量在40%-50%,服用后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脱水,中暑损伤更严重。 2.中暑急救先“掐人中”? 如果身边有人中暑后神志不清,有些人会采用“掐人中”的方法来急救。其实,这对于中暑来说真没啥用。尤其对于昏迷的病人,掐人中有时甚至可能因为疼痛刺激引起误吸窒息,反而有病情加重的潜在风险。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温、脱离热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巾帼出战 中国柔道力争实现突破
- 北京地铁一乘客翻越站台门进入轨道
- 台湾海峡大型巡航救助船首次巡航
- 青岛工行开立省内首笔最大金额线上关税保函
- 郭干栋:“新汕尾人”歌渔韵缭绕,唱蚝情万丈!
- 金丝猴坐路边礼貌接过游客苹果
- 白宫外广场发生雷击4人重伤
- 推特网友嘲讽布林肯就佩洛西访台表态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生命教育论坛召开
- iPhone将重新显示电量百分比
- 台当局:金厦海域现多艘解放军警舰
- 男子聊天群里骂人5分钟被拘10日
- 预制菜产业迭代升级 这场交流活动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 母亲刚去世10天男子杀害亲哥后自杀
- 教科书式老赖事件7年无果
- 邢台学院聘13名韩国高校女博士
- 浓烟之下,被忽视的医院消防安全隐患
- 江宏杰方回应福原爱:未违反约定
- 礼物误挂二手平台辣目洋子道歉
- 湖南一公交车冲入花坛司机身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