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丹麥的全台風力發電開發商沃旭能源今(25)日正式與國內廠商台達電簽約,將捐贈1套由台達電研發的第座「百萬瓦(MW)級儲能示範系統」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做為該校未來教學、民間研究之用。發起這也是斥資沃旭在亞洲第1個全額贊助的儲能示範系統,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8000萬元,萬百萬瓦預計將於明(2019)年6月完工。級儲腳彰
「2025 非核家園」政策下,統落台灣力拚再生能源發電屆時要達到20%,全台離岸風電目標達到5.5GW(5500MW)的第座裝置容量。不過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民間幾乎是發起「看天吃飯」,能將電力轉換成其他能源先儲存起來,斥資在沒風、萬百萬瓦沒太陽發電的級儲腳彰時候提供電力的「儲能系統」,就是電力調度的關鍵技術。
台灣離岸風電有近8成集中在彰化外海(4.2GW),而搶做其中的領頭羊、目前在彰化外海持有最多風電裝置容量的沃旭能源(目前在台已取得2021年及2025年總共1.82GW併網容量,佔彰化離岸風電近4成),繼在英國、丹麥等地建立3個儲能計畫後,更要在亞洲投資第1個「百萬瓦等級」的儲能設施計畫——與台灣廠商台達電子在今日(25)正式簽約,將捐贈1套百萬瓦級的儲能示範系統與整合服務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使用。
今日完成簽約後,儲能系統將於2019第1季開始裝設,裝設位置就在彰化八卦山上、彰化師範大學的寶山校區。預計在2019年6月完工,投入研究教學。
彰師大工學院院長陳良瑞表示,全球綠能發展毋庸置疑,全球累積的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已達600GW(相當於943座核一1號機),而搭配再生能源的電池儲能系統近年來也蓬勃發展,從2010年開始,鋰電池的成本已大幅下降80%,搭配智慧電網,未來可望能取代燃氣發電。在2025年非核家園計畫中,就是以50%的高比例天然氣發電,搭配20%的再生能源配比,其餘的30%則為燃煤發電。
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透露,台達電已在日本關西電廠建置2座儲能設施;而在台灣,除了台電在樹林的電力研究試驗中心有的1套儲能設備,也有其他家廠商在談。
目前全台最大儲能設備的就是日月潭明潭水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就是把水庫當成一顆大電池,水庫有上下2個水池將電能轉換成位能:電用不完的時候,就用多出來的電力把水從比較低的下池抽到位置比較高的上池;缺電的時候,則用水往下衝的力量發電。鋰電池儲能設備成本比較高,通常是用來搭配一般住家型的太陽光電系統,做為小型的儲能系統。
在地發電在地用:寶山校區將出現小型儲電廠
陳良瑞說,過去台灣的電廠是「集中式」發電,大電廠發電後傳輸到各用戶端,但長距離的傳輸會造成電力的損耗;陳梁瑞說,未來台灣將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也就是「在地發電在地用」。
未來做為微電廠的示範場域,彰師大校區將建立1個100千瓦(KW)的微型電網,除了連結校內的柴油發電機做為電源提供,另外也將爭取教學館架設太陽能板,將柴油發電機與太陽能發電儲存起來,作為教學館一帶優先使用的電力,可行的話再實施到整個寶山校區,估計未來能供整個寶山校區3至4小時冬季用電。
陳良瑞指出,寶山校區用電變化很大,一年所用電量高於與台電簽約的契約容量,被罰70幾萬元, 未來有了儲能系統,能在夜間儲電,到了中午的尖峰時段再將電力輸入電網,預估不僅能免於罰款,也可以節省電費。
陳良瑞也提到,儲能設備的功能不只有儲電,也包括穩定電力系統。他說再生能源併網之後,因為特殊的發電間歇性,為避免併網後擾動電網內的電壓,通常部分饋線只有5%的併網容量,未來儲能設施若發展完備,將做為穩定的後盾,可增加再生能源併網的比重。
這次由沃旭捐贈給彰師大的儲能設備,預估從簽約到上線將耗費36 – 38周(約9個月),在明年6月完工;後續的10年將交由彰師大作為營運及維護。
沃旭贊助彰師大工學院成立的「沃旭儲能研究中心」也在今天同步揭幕,目前已有包括微電網、智慧電網、電能轉換實驗室、物聯網IOT、大數據與智慧計算等5個實驗室,加入研究中心。同時做為該中心主持人的陳良瑞表示,未來將利用這套儲能系統,結合彰師大既有的電子電機、資訊等相關領域專業,做大至,整棟大樓、小至各個辦公室的電能損耗監控,做為未來智慧能源研究的第一步。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