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的“脸”?
如今,刷脸解锁、何保护支付、刷脸进小区、时代过安检都已不新鲜。何保护一些商场、刷脸售楼处也在顾客知情或不知情的时代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流量统计、何保护身份辨识等。刷脸钱款因账户人脸识别系统被破解而遭盗转等案件,时代也屡见不鲜。何保护 “刷脸”时代,刷脸“人脸数据”去了哪里?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何保护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指出,通过将人脸数据与其他数据匹配,可以追踪到个人的日常行踪轨迹、亲属关系、名下车辆等。人脸识别若未获有效监管,人就全无隐私,将导致怎样的财产损失或人身权益侵犯,难以预料。 “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不同于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经过二次编码的信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会长、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受访时说,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旦被盗,将导致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无法使用,可能会长时间持续性影响个人衣食住行。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也指出,现行规定下,几乎任何组织、单位都可收集民众人脸信息,人脸信息恐成为不法分子的新手段。 那么,“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的“脸”?代表、委员们认为,立法规范是第一要务。 刘伟介绍,2020年3月修订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处理个人敏感信息需进行特殊保护。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发布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规定移动应用软件对人脸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销毁等活动中的最小必要规范和评估方法。此外,民法典中,也明确将生物识别信息列举为个人信息,但还未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作特别保护。 刘伟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对人脸信息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立法和规范在不断完善,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明确。由于法规与管理的约束不足,相关开发和应用单位在信息保护、身份认证等技术上明显缺少安保主动性与责任感。 张桂平提出,收集和识别人脸信息必须有明确法律依据或经明确授权。授权机构在使用信息时不得超越授权主体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未经许可不得转让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于欣伟认为,可由公安部门承担人脸识别应用层面的审批与监管职能。写字楼、商场、企业等单位及公园、学校等在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前,都应申报审批,并且强化应用场景必要性审查,对于商场等非特定人群的经审批的人脸识别应用,须以显著标识告知相对人。 虽然还有不少“盲区”,但不可否认,有效监管下的“刷脸时代”,能让我们生活更便利。 “人脸识别如能得到有效监管,将带来更加便利、安全和高效的生活。”刘伟说,人脸识别效率高于人工3至5倍,在身份检验及出入口安检等场景,节省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人脸识别还解放了双手,尤其在疫情时期,可以减少人员接触。期待这一技术应用能够在法律规范下,向善发展。(完)(作者 李晗雪)“刷脸”时代,刷脸如何保护我的时代“脸”?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3-08 15:12:0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焦“6•18”| 广东召开网络集中促销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指导会
- 业界称京东方计划自2022年下半启动重庆新建的第3条中小尺寸OLED产线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下跌沪镍、沪锡跌超3%
- 美联储梅斯特:预计2023年PCE通胀率可能会回到2.5%左右
- 福建多地倡导拆零销售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
- 大禹节水:水电公司牵头中标8.97亿元隆阳区干热河谷提水增效建设项目
- 快讯:造纸板块继续冲高
- 因通胀和扩张计划台积电计划提价
- 辽宁:启动“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
- *ST索菱:5月10日停牌一天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 沈阳: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50%调整为40%
- 俄称挫败乌夺岛企图乌称俄再攻亚速钢铁厂
- 「免费试用」氨、二氯乙烯、二氧化硫等多种环境空气标准物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 预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及工作亮点举行新闻发布会
- 三友联众:部分股东做不减持自愿承诺
- 北京昨日新增61例本土确诊病例
- 福建厦门:核查处置黑豆豆浆粉等9批次不合格食品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
- 宝能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误读已搬新址
- 韩美半导体预计下半年完成开发晶圆切割设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