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我国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须突破重重壁垒—新闻—科学网

作者:曾云 潘希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15 15:50:37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我国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须突破重重壁垒

 

近几年,国基由于CRISPR等工具的因组不断问世,基因组编辑技术迎来了新的编辑浪潮。然而,技术“CRISPR能完成90%的发展工作,但核心的须突学网专利仍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皓毅直言,破重一定要开发新的重壁工具,寻找比CRISPR效率更高的垒新酶。

在近日举行的闻科主题为“基因组编辑新技术的兴起将带来的冲击”的中国科协第11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国内外的国基现状与发展。

“国内科学家要协调合作,因组思考如何在坚持国际合作的编辑同时,又保持国内优势。技术”中科院院士、发展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杨焕明表示,同时应该加强科普避免重蹈转基因的覆辙,也不要在基因组编辑研究中也一哄而上。

在杨焕明看来,现今可以考虑借CRISPR的东风讨论生命科学的服务问题。

目前,我国也处在CRISPR研究的前沿。例如,在植物研究领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就运用TALEN和CRISPR技术在六倍体小麦中实现了3个同源等位基因的编辑,解决了小麦白粉病广谱持久抗性世界性难题,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不过,专家在会上也列出了目前基因组编辑技术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如何提高敲出效率、减少脱靶效应、提高同源重组效率、实现基因定点替换或插入等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认为,对基因的定点替换以及插入等基因靶向修饰来说,技术上还有瓶颈,现在能够做到替换的例子很少。对植物来说,仍然需要提高效率达到实用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个实用的突破。”

在讨论中,知识产权等问题也成为专家们对国内基因组编辑发展的担忧。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高彩霞表示,技术的推广需要强大的知识产权支持,应分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推广速度。

“可以通过合作把专利的渠道拓宽。” 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杨进孝认为,企业要通过服务的方式参与进来,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品落地。

杨焕明表示,基因组编辑应用的大门已经打开,国内要创造成熟的条件来推动我国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