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专科生逆袭硕士后送外卖,称“没打算用学历换一份好工作”

导读 2022年9月5日,专科作成都,生逆士后送外算用一名外卖小哥骑车经过空荡荡的袭硕学历街道。 (视觉中国/图)自述中,卖称没打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后,换份好工何成先后做过培训机构的专科作老...

2022年9月5日,成都,生逆士后送外算用一名外卖小哥骑车经过空荡荡的袭硕学历街道。 (视觉中国/图)

自述中,卖称没打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后,换份好工何成先后做过培训机构的专科作老师和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现在,生逆士后送外算用这个从专科一路“逆袭”,袭硕学历考上本科,卖称没打又上岸硕士的换份好工年轻人,正在重庆送外卖。

何成提供了学信网认证截图和众包软件后台订单截图,以说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很多人对何成的经历表达惋惜,也有人表示怀疑。虽然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在一些人看来,何成的选择是在浪费曾经努力取得的学历。在故乡河南信阳的培训机构任教时,有中学生当面质疑,说他不像一名硕士毕业生。在何成的记忆中,这群孩子用略带玩笑的口吻问自己:为什么不去考个事业单位?为什么不去考个公务员?

“只要靠劳动挣钱,就是对得起自己。”何成在个人社交平台这样表达对考公考编的看法,“一直不想考公,也不想当老师,就想自己做生意”。

何成现在的“生意”之一,是送外卖。据媒体报道,从2022年8月7日正式接单以来,何成第一天就送了二十多单,最多一天送了四十多单。在炎夏燥热的山城重庆,何成选择了一种近乎古老的送餐方式,步行。据他解释,这是因为“租车租电池又是一笔开销”。

何成现在时不时在社交媒体更新每天送外卖的动态。有意思的是,他曾表达对网红姜涛的赞许,“直播间超过一万人在线,他这十分钟净收(入)六千多,比很多人一个月收入还高”。2011年9月,姜涛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求职成功,成为网络综艺节目《屌丝资讯播报》的主播及幕后编辑,后来频频出现在各类综艺节目中。

关注量日益增多,何成现在每天会花一些时间去直播“回应网友的问题”。与此同时,质疑声也源源不断,一些人认为何成送外卖,只是为了博取关注,炒作自己。

事实上,硕博生送外卖并不稀奇。早在2020年某外卖平台发布的骑手就业报告就显示,截至当年上半年,在总共近三百万骑手中,有6万名研究生以及17万名本科生。但当数据被还原成个体,舆论场上,几乎每一个硕博生送外卖的故事被曝光,仍然会引发关注和讨论。

2022年9月20日,围绕几次职业选择以及相关质疑,何成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何成在社交平台直播,不少网友留言质疑他炒作。 (资料图/图)

逆袭:“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

南方周末:你在专科院校读了三年英语教育专业,通过专升本考上本科,后来又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的硕士,此前的人生经历看上去是很励志的。

何成:我是2011年参加的高考。那一年没过本科线,最差的是数学,只考了59分,只能读大专。有复读名额,我想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但只读了10天,发现数学还是提不上来,关于几何的问题我学不懂,于是放弃复读,去读专科了。

高中三年,我只有英语一门比较擅长,人一般都喜欢选择自己擅长的,所以我填报了英语教育专业,在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学了三年。有专升本的机会,我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又继续学了两年英语。2015年,临近本科毕业,我开始反思,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事物。读了本科,有机会考研了,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所以我报考了社科院的民间文学硕士。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成功率更大。

南方周末:硕士毕业后,你到教育机构待过,那个工作适合你吗?

何成:我去过两个机构。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回家躺了一段时间。过年前,担心被家人和亲戚过问,硬着头皮在老家河南信阳找了一份教培机构英语老师的工作。2020年,又到了另一家机构。

学生很调皮,他们好多都是没办法及格的。有的学生会像小老鼠一样,打量着你,上课时也不安分,一会儿说,“老师,你看外面有直升机”,有时又钻到桌子底下,甚至还来摸你的头。但机构只能哄着,我的同事们也在通过不同方式树立权威,比如买零食,或者在幻灯片里放流行的表情包,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有一定“段位”。

我在一节课上介绍自己是社科院毕业的硕士,学生听到后说风凉话,“你是硕士,你(还)来教育机构?”

南方周末:从机构辞职后,你先去了工厂,现在又在送外卖。这些选择是为什么?

何成:2021年8月,从第二家机构辞职时,我的父亲被疑似传销组织洗脑,我多次劝阻,他还是花了差不多四千块钱买了产品。前后沟通了半个月,我第一次感受到精神崩溃。有一天,我又吃了隔夜泡湿的米饭,导致自己食物中毒,上吐下泻。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刺激让我觉得,自己一刻也无法忍受在家继续待下去,必须赶紧找个地方上班,当作压力的出口。

此前我关注的自媒体号介绍过,去工厂上班,入职是最快的,于是我辗转找到了长沙一份工厂车间的工作,负责给手机做外屏玻璃。在那个地方,同事多是初中甚至小学学历,学历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只需要负责管好手头的机器。车间的工作很消耗体力,常常需要在十台机器间左右来回走。每天工作12个小时,除去一个半小时吃饭时间,剩下都是在不停歇地干活。

2022年4月1日,我辞去工厂的工作。回家后,家里人有了一些议论。我不想在家里久留,就赶紧动身到重庆。去重庆是因为之前去过,对那里感觉不错,另外,外卖行业比较自由,收入也比较可观,加上重庆山路多,所以我决定步行送外卖。

身份:“是不是硕士,能看出来吗”

南方周末:在社科院读书时,周围同学知道你是从专科“逆袭”上来的吗?

何成:很多同学可能都不会很看重你,多少会觉得你水平不太行。记得新生报到那天我迟到了,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分享了自己从专科升到本科的经历,还说自己很喜欢唱歌,为大家唱两句,于是唱了韩磊的《等待》。在一些习惯了学院做派的学生看来,或许多多少少有些唐突。

南方周末:当年同一个师门的同学们,现在都在做什么?

何成:硕士毕业后,我们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确定了继续读博,剩下的同学去了省会的重点中学、大专任教,还有的当了公务员。我没想走这条路,一是报考的人很多,我不喜欢扎堆,另外我也不擅长往上爬。

导师很关心我的就业情况,有一个节日,我给导师发了条祝福短信。导师回祝后,问我工作落实了没有。可是当时我待在家里,连简历都没投,也不知道回什么,就一直没有回复。

到了2022年,前不久中秋节教师双节那天,我才给导师发了祝福的信息。实际上,三年来导师对我的情况毫不知情,不过最近发酵后,我的同学校友、导师的同事,包括导师可能都多少知道了。

南方周末:在教培机构和工厂,社科院硕士这个身份,会给你带来什么加成效果吗?

何成:在教培机构时,学生们会问我,为什么我不考编、考公务员。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硕士生不该留在这里。一些孩子对教师、硕士的形象也已经固定化了,他们甚至认为我看起来不像是硕士。我想,是不是硕士,能看出来吗?但我也不愿意去过多争辩。

在工厂,我也没觉得我的学历比人家怎么样,他管他的机器,我管我的机器。后来大概是管理者在拿材料时,看到了我的学历信息,这件事情就在一部分同事中间传开了。他们会说,何成没有利用好自己的学历文凭为自己创造更多资源,对得起父母和那么多学费吗?但我也不想解释更多,只能跟他们说,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来工厂历练一下。

逃离: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过去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送外卖是你人生比较重要的转折吗?

何成:最重要的转折发生在小学六年级,我从农村搬到县城上学,是一个童年被切割的过程。五年级之前,我每天爬树、爬电线杆、掏鸟窝、下池塘游泳、捉鱼捉泥鳅,还偷过别人家的桃子、板栗、红薯,被人追着打。后来我形成了随性洒脱的性格,也与童年经历有关系。

六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一早起床,父亲突然告诉我,不用去上学了。随后,我们一起在街上剪了头发、买了新鞋,坐车大概四十公里,到了县城的爷爷家。爷爷是乡镇财政所的会计,退休后在县城买了房子。那时我已经12岁左右了,但此前见过爷爷的次数没有超过5次,相当于陌生人。

在没有任何征兆和沟通的情况下,我和弟弟就这样被送到了县城上学,和父母分开。妈妈去外地上班,爸爸则回农村务农。当时一下子感觉童年消失了。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反对,那些忙到半年只和孩子见一次,甚至一年都见不了一次,只让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家长。

南方周末: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可能都有到县城、市区上学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有什么更特别的吗?

何成:小学的时候,我数学很好,老师说某道数学题超纲,我就会主动尝试解开那道难题,甚至连续三天早起。第一天没研究明白,第二天、第三天继续。但换到县城的环境后,我不太适应新数学老师的讲课思路。成绩有所波动后,老师也叫过一两次家长。爷爷退休很久了,班主任可能看是一位长者,没有多沟通。所以后来班主任也没有再叫过我的家长。爷爷还调侃过,看来班主任放弃了我。

南方周末:父亲又是什么角色?

何成:父亲酗酒。这么多年来,我习惯了自己作决定。在父母的认知里,他们早就习惯了“你是小孩,什么都不懂”。我弟弟在贵州一家图书批发公司上班,他受原生家庭伤害也很大,他曾经对我父亲说,“作为父亲,你却从没教过我们如何待人接物,没教过我们遇到问题如何处理。”

南方周末:就你的教育轨迹而言,基本是往上走的,真正的变化可能出现在从教培机构辞职之后,也就是你认为父亲被传销组织洗脑那段时间。某种程度上说,不论是去工厂,还是送外卖,其实是逃离家庭。

何成:多少会有。我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他们上一代没能力了,就看我们这一代了。这可能是他对下一辈的关怀,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鼓励。很多人也讨论原生家庭问题,但既然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过去,我们也回不去了,为何不倾向于以主动者的姿态走出来,换一个环境呢?

教育:“反对(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观点”

南方周末:你的经历被报道后,再去送外卖,有没有人认出你?

何成:被报道的第一天,去取餐的时候,有一个外卖员就认出我来了。

南方周末:你怎么判断别人认出了你?

何成:有一些人明明看到你了,眼神会刻意回避。可能是觉得我火起来了,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吧。

南方周末:最近直播情况怎么样?

何成:目前基本上是白天送外卖,下午做直播,回应大家关心的问题。其实一两年前也做过直播,但那时关注的人一般不到十个人,现在人数可以稳定在1000人左右,多的时候达到两三千。

南方周末:你在社交平台上经常提到一个名叫姜涛的网红,你是想模仿他走红吗?

何成:没有想模仿,因为我清楚知道模仿不了。另外现在网红翻车的很多,但我感觉我肯定不会翻车,我(送外卖)这个事情容易被证明。

另外,倒也没有往网红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在短视频平台赚到钱,我肯定愿意在那里赚钱,毕竟可以面对更多人。说得更简单一些,面对更多人就有赚到更多钱的机会。

南方周末:你的求学经历似乎是一个努力推着自己往前的过程,但毕业之后,在别人看来,你好像是在走回头路,做的是逆向选择,教育似乎没有让你的选择变多。

何成:我能理解,但我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一种投资,我也反对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追求成功的观点。我在想的是,为什么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求得到回报呢?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从没打算用学历为自己找到一份多好的工作。教育带给我的,更多是思维和见识的成长,是我了解这个世界、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南方周末: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教育经历确实带来了思维和认识的提升,或者让你看得更透彻了?

何成:就拿情绪问题来说,我有时候会情绪化,脾气也很暴躁。在工厂吼过同事,在小区顶撞过保安,送外卖也和人吵过架,但我从没和人打过架,控制得很好。另外,有时候,我觉得发脾气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本身喜怒哀乐的表现,是人自然而为的行为,但发完脾气之后,我也会回过头向别人道歉。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庄泽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