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国君:别着急抄底,中信:最稳妥入场在10月

导读 本周,大券A股市场继续震荡回落,商最三大股指周线均出现下跌,新研沪指相对较强,判国北向资金净流出,君别周合计净流出61.34亿元。着急中信最稳A股后市趋势如何?投资机会...

本周,抄底场月A股市场继续震荡回落,妥入三大股指周线均出现下跌,大券沪指相对较强,商最北向资金净流出,新研周合计净流出61.34亿元。判国A股后市趋势如何?投资机会在哪里?来看十大券商最新研判!君别

1、着急中信最稳中信证券|左侧信号初步显现,抄底场月右侧时机仍需等待

宏观因素压制市场情绪,调仓拥挤放大市场波动,估值低位增强市场韧性,市场成交、私募仓位、股债估值等左侧信号已经初步显现;与此同时,欧美快速加息和经济衰退的阴霾难散,国内政策仍处于观察期,经济恢复较缓慢,右侧时机仍需等待,最稳妥的入场时机预计在10月份。

一方面,市场近期信心较弱,博弈交易开始退潮,市场成交再下台阶;机构集中调仓减仓,拥挤的防御交易放大了市场波动;沪深300当前动态P/E已经与2016年2月、2018年12月和2020年3月左右的水平相当,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市场左侧信号已经初步显现。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终点上调,欧美实际衰退渐近,海外因素扰动依然较大;被动贬值的人民币已偏离实际供需,中美经济相对趋势才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核心变量,相对渐入衰退的美国经济,预计缓慢恢复的国内经济优势将日益明显;国内政策正处于效果观察期,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仍比较缓慢,右侧的入场时机还需等待。

近期市场调整既不是杠杆止损和产品赎回导致受迫性卖出的结果,也不是基本面和政策因素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而是市场缺乏资金和共识的环境下,投资者拥挤的防御性交易在低迷的成交下放大了市场波动,当前建议保持仓位,耐心等待右侧时机。

2、国君策略|周论: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不急于抄底。

9月以来A股、人民币汇率、港股等多个国内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并跌破关键位置。在政策、需求以及地缘风险的路径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股票策略不急于抄底,枕戈待旦。

▶行业与投资主题:枕戈待旦,强调确定性。

经济预期下修、风险偏好下降成为当前股票市场调整的核心原因,博弈总量政策供给以及经济恢复的弹性变得困难,“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出现能够扭转当前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的因素出现之前,股票投资上我们建议不急于抄底,枕戈待旦,绝对收益控制风险头寸,相对收益强调股票资产的确定性:1)政策供给的确定性:军工/半导体/通信/高端装备;2)能源保供与实物资产通胀:煤炭/石化/电力电网;3)托底发力点:基建。

3、海通策略:未来企稳回升看保交楼等稳增长措施落地

①12/1、12/12、13/6三个底部区域上下空间10%左右,后面的底略低源于预期不稳、“钱荒”干扰。

②19/1见底后20/3的二次探底没新低,当时疫情冲击后全球货币宽松。

③目前A股估值和风险溢价已接近4月底,基本面指标比当时好,底部区域有效,企稳回升看保交楼等稳增长措施落地。

4、中金 | A股:短期情绪偏弱,中线不悲观

我们认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受内外部环境阶段性影响较大,导致投资者暂时风险偏好较低,但中国市场空间大、韧性足、政策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特征未变,并考虑1)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重新具备吸引力(沪深300指数股权风险溢价重新回到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附近,接近2019年初、2020年3月、今年4月底的A股阶段性底部时期位置);2)成交持续缩量,按自由流通市值测算的换手率指标重新降至2%以下;3)强势板块及强势股近期出现补跌现象,等等,我们认为目前在估值、资金、行为方面逐步提示市场已经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由“守”转“攻”的时机则需要重点关注政策信号以及基本面信号。

配置建议:政策支持领域仍有望有相对表现

我们建议在配置上仍以低估值、与宏观关联度不高或景气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为主。成长性风格后续可能仍有波动,战略性风格切换至成长的契机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及中国稳增长等方面的进展。

5、华西策略:A股何时企稳反弹?

A股何时企稳反弹?等待市场信心修复。

复盘2010-2021年国庆前后市场表现,长假前10个交易日起,A股的平均成交额呈现逐渐缩量,长假后市场成交额有所放大。若长假期间海外未出现实质利空,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或迎修复。

市场持续下跌后风险已大部分释放,耐心静待A指企稳。近期外围因素扰动仍对全球风险偏好产生扰动,且临近国庆假期,出于对长假期间海外风险因素的担忧,资金避险情绪阶段性提升。但短期调整后,A股安全边际较足,主要指数估值距离年内低点已比较接近。当下无需过于悲观,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环境对A股形成有利支撑,若长假期间海外未出现实质利空,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或迎修复。A股将继续呈现“指数向上有天花板,向下有支撑位”的特征。

配置上均衡为主,聚焦“3”条配置主线+“1”主题。

1)受益于“因城施策”政策持续放松的:地产等;

2)新能源板块细分高景气度领域,如储能、风、光等;

3)后续疫情防控将进一步优化,估值存在修复的板块,如:白酒等。

主题方面,推荐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等。

6、民生策略:风雨欲来,拥抱“反脆弱”

当下风险资产可能面对流动性冲击的调整,投资者从短期角度纵然可以选择回避。但既然通胀无处可逃,现金也并非安全资产,我们在波动中选择和未来更重要的资产站在一起,其中包括能源(煤炭、油)、基本金属(铝、铜、锌)、运输(油运、干散运)、能源转换的电力以及货币“湮灭”下的黄金。同时,资源的争夺和“精神消费”兴起是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我们看好国防军工、信创和元宇宙。中短期看,占优策略仍然是看好中国经济预期的修复,我们推荐:房地产、白酒、银行。

相较于3~4月,本轮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交易更为“躺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8月中旬以来,以两融为代表的部分趋势交易力量的活跃度加速下降,目前处于年内低位。更重要的是,当前无论地产因素,还是海外流动性因素,可能均处在“临界”位置。市场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每个人也同时心怀希望,这让行情大概率在波动中分化,走向阻力最小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自市场调整以来,宽基ETF被主要净申购,且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为主,而中证1000ETF则被净赎回。其中,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相关的ETF主要以机构持有为主(部分第一大持有人为重要机构),这意味着面对市场调整,部分“平准”力量更多地选择的是与经济更为相关的领域,而这些资产也调整中展现了更好的韧性。

7、中信建投策略:风险释放、机会孕育

从市场历史规律来看,国庆后一周季节效应上一般走强,从2005至今各A股主要指数节后上涨胜率最高为创业板指91.7%,最低为上证50与中证1000,胜率为70.6%,平均胜率很高。综合考虑本轮市场调整周期、幅度与当前估值,和10月重要会议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我们认为后续应该积极把握布局机会为主。

首先,4月大底以来市场调整周期和回吐比例都很充分,且当前困扰市场的利空较4月底更弱,4月底市场同时受到国内疫情、海外大通胀和大紧缩的冲击,但目前主要是,4月底市场对基本面和流动性层面的担忧更多预计此次探底风险小于4月底。

其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和隐含风险溢价来看,现在配置权益类资产性价比较高。目前上证综指市盈率TTM仅为12.06,处于近3年来6.88%的位置。万得全A市盈率TTM仅为16.59,处于近3年来7.15%的位置。

最后,政策目前仍密切关注经济恢复。最新一次国常会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和“放管服”改革;银保监会表态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且考虑到重要会议的临近,复盘过去三轮大会前政策变化看,当经济预期低迷时,大会前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带动经济快速企稳。

我们认为,一方面,内需正在筑底,另一方面“大安全”是重要中期投资线索,包括:产业链安全、国防安全、科技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最后,我们认为,对于Q4旺季仍有景气向好预期的新能源领域优质公司,值得逢低加仓,重点行业:军工、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农业、食品饮料、地产、储能、风电、光伏、锂电等板块机会。

8、兴证策略:当前已是底部区域 价格比时间更重要

从多个指标来看,当前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1)股权风险溢价上,万得全A、上证综指、创业板指股权风险溢价已分别升至2010年以来的74.1%、83.7%和95.6%分位,均已超过2016年股灾后,其中创业板已基本回到今年4月底时水平。2)估值层面,当前上证综指12.1倍的PE估值也已接近2020年3月以及今年4月底时水平,创业板指更已低于2020年3月。3)市场活跃度上,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5个交易日维持在6500亿元左右,已明显低于今年4月底时水平,两融余额也重新回落至1.6万亿元以下。4)资金面上,9月至今偏股基金仅新发301亿份、环比继续放缓。与此同时,私募等机构近期仓位也有所回落。

因此,从多项指标来看,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往后看,尽管在内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下,短期市场受制于风险偏好整体仍然偏弱势,但从空间上我们认为调整已比较充分、市场已是底部区域。

9、广发策略:A股下行风险有限 价值风格整体占优

近期“强势股补跌”佐证市场已进入悲观情绪出清后半程,当前与1-4月的“慎思笃行”形似而神不似,故维持A股没有大幅下行风险的判断。继续利用波动平衡价值与成长:1. 赔率较优且胜率在改善的价值(地产龙头/煤炭);2. 中报景气企稳及PPI-CPI传导受益(家电/食品饮料);3. 成长板块以“盈利-久期收缩”框架衡量行业当下的股价对于未来业绩的透支程度已消化的细分方向(光伏组件龙头/风电/传媒)。

10、中银策略:珍惜海外冲击带来的配置机会

不要浪费外部冲击带来的波动是当前A股主要的应对策略。A股短期调整不改估值和情绪指标已处于底部区域的事实。行业上,我们继续看好复合高增长可持续的新能源、半导体、精密制造等硬科技方向;一旦未来一个月海外紧缩放缓得到确认,估值挤压的释放和盈利高增长将获得更大的贝塔上涨弹性。积极的投资者可以重回今年4月份配置思路,珍惜市场错杀的行业和个股机会,回调加仓或是可行的策略。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忽视当前估值挤压导致的市场下跌,继续持有盈利修复,估值合理或低估的价值行业和个股。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