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的“团圆” 宿州籍烈士“回家”
春节前夕,团圆在埇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议室内,宿州士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王德营、籍烈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潘永昌的团圆画像顺利且圆满的与亲人“相见了”,两个家庭也终于迎来了跨越70年的宿州士“团圆”。 接过烈士的籍烈画像后,王德营烈士的团圆侄孙王超、潘永昌烈士的宿州士侄子潘佳新,轻轻地抚摸着画像,籍烈安静地注视着亲人的团圆模样。70多年了,宿州士这一刻,籍烈作为烈士的团圆亲人,他们等待的宿州士太久太久。 潘佳新说,籍烈大爷潘永昌出生于1930年,于1950年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进入朝鲜战场后,潘永昌便跟随所在连队加入了志愿军入朝首战——云山战役。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作为八班班长的潘永昌临危受命代理一排长,并带领战士们跃出战壕,端着机枪,勇猛扫射。可不幸的是,其左胸被一颗子弹击中,年轻的潘永昌光荣牺牲。后来,五连一班就被命名为“潘永昌战斗英雄班”。说起大爷潘永昌烈士,潘佳新感慨万千。 同样,王超作为王德营烈士的侄孙,对自己的英雄爷爷,他的内心充满了崇敬和痛惜之情。王超说,四爷爷王德营参军时,刚结婚不久。1948年3月16日在益林战斗中牺牲,被授予“一等人民英雄”称号。牺牲时,年仅26岁。王德营烈士、潘永昌烈士的英雄故事,在熏陶后辈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动了安徽师范大学的师生们,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为烈士们画肖像,将内心的崇敬和对革命前辈的思念之情转化为永恒。 由于没有两位烈士的照片作为参考,在没有见过烈士模样的情况下,朱雪孟和同学们只能不断与烈士家人沟通,细细研究,反复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两幅肖像画生动的呈现在了烈士亲人的眼前,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据悉,为烈士画像在埇桥区还是第一次。今后,埇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让更多的宿州籍烈士能够用这种温馨的方式早日“回家”。 全媒体记者:惠杰、齐胜男 新媒体编辑:陈影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秘魯一小型金礦遭襲致17名礦工被困
- 00后就业追求:趁年轻做想做的事
- 名山区工商局联合执法 查处无照经营农药行为
- 宁夏东方钽业上榜国家工信部“揭榜挂帅”大名单
- 稀硫酸溶液:高效精准化学实验必备溶液
- 專訪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伊藤元重:日北不是衰落 只是轉型|天下雜誌
- 开着空调做饭、烧烤?小心这个隐形“杀手”
- 王启荣率队赴上海招商考察
- 伟业计量头条:尿素氮溶液标准物质有国标号啦!
- 奖学金怎么用是一道“财富观”的考题
- 爱眼日市人民医院眼科与你有约
- 中国造船业综合竞争力首超韩国成世界第一
- 我市持续推进食品安全重点排查整治_
- 数字电网保障“达沃斯”供电安全
-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土壤病毒群落对土地利用类型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新闻—科学网
- 在认知美德上,科学家群体为何能超越常人?—新闻—科学网
- LG杯决赛决胜局柯洁退赛
- 今起高溫飆到33度!雨量圖「幾乎空白」 鄭明典嘆:真難得
- 全球人口11/15將突破80億!聯合國估印度2023年人口超車中國
- IMF:美国应持开放的贸易政策 与中国消解矛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