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貿奇(mo'e yaisikana)
近期公視上檔的劇評歷史大劇《斯卡羅》改編自陳耀昌的小說《魁儡花》,以1867年的斯卡實性羅妹號事件為背景,描述混血琅𤩝人蝶妹與美國領事李仙得為了營救羅妹號船員所發展的羅劇歷史故事,其中充斥著多元認同、引發議論影視殖民主義、各界該為族群競爭等等議題。創作
此劇迴響極大,負責甚至破了公共電視台開台21年首播的劇評收視紀錄。一時間,斯卡實性非關注相關歷史研究的羅劇歷史觀眾群們也掀起了一波「斯卡羅熱潮」。
不過樹大招風,引發議論影視隨著斯卡羅熱潮,各界該為針對劇中或書中的創作史實探究也隨之興起。包含當時排灣族(聯邦)在恆春半島是負責否真的具有如此強大的政治勢力、李仙得與劇中描述的劇評形象是否符合、甚至排灣族是否有如劇中蓄鬍的習慣等細節,都有專家學者們在各個網路平台上提出不同的意見。
其中,最多被討論的是,各族群的立場與主張,會不會在這樣的戲劇傳播中被替換成了一個虛構的想像?本文的目的並非探討這些被質疑的疑點,也沒有能力一一考究。不過,更想討論的是,從法國思想家傅柯(Michel Foucault)對於權力的討論基礎分析,這樣的質疑所具備的價值,以及可能的權力效應。
傅柯的權力觀來自於他對於真實的探索。傅柯提問:「不同的時期中,這些論述如何在當時具有權威性,成為當時的『真理』?」他認為知識是不同時期對事物的配置與分布,因此其不存在著連續性,反而是處處斷裂的,不同的歷史脈絡看見的事物必然不同(許立一,2008)。當某種知識論述成為了普遍的共識時,便脫離了主體的人,成為權力本身。
這種知識形成的權力,傅柯認為施展於人之上,便可以期待一連串的反應與結果。權力在日常生活中運行,對人進行分類,標示出其特徵,並形成一套他人與其互動的法則,這也就是人的客體化過程(許立一,2008)。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其著作《瘋癲與文明》(Foucault, 1972)中,描繪精神病患在歷史上如何從一個與理性共存到被社會隔離的過程,從被認為是神奇奧秘的知識來源,到由於經濟發展為主流而與遊手好閒者劃上等號,成為被禁閉成為非勞動力,再到被理性知識體系視為一種邪惡的力量,必須與社會大眾隔離開來,進而產生對精神病患的管理與治療。
若將《斯卡羅》的劇情內容視為一種對那段歷史的詮釋觀點,而觀點的背後便是作者對於族群發展的知識論述,主體的知識命名了原住民族在台灣發展上的定位,在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中有了位子,而連帶地發展出「族群共榮」、「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想像與族群發展政策,如同主流社會給予精神失序者在社會中的位置一般。
即便說著原住民族的故事,原住民族卻仍然是個客體化的他者,受到主體的知識宰制著。
這並非是能夠以「文學創作不需為歷史負責」一語帶過的議題,因為這樣的文學作品所創造的真實,在媒體傳播的力量之下更加強大,甚至成為了社會大眾主體化的知識,造成主流社會與部落主體之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使得故事中所牽涉到的話語權弱勢族群們無力發聲,就如當年吳鳳的故事、電影《阿里山風雲》將野蠻的形象強加於鄒族人的身上,而鄒族的史觀卻無力反駁。
這不是要忽略作者與劇組在當地所做的田野成果,只是《斯卡羅》的詮釋主位問題是比《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史實事件改編小說更需要認真且仔細看待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了當代社會上不同族群的歷史正義。
所幸,在網路社群媒體平台被廣泛地運用之下,話語權相較以往已大幅下放到個人層次,前述所提到對於劇中內容的質疑得以在公共領域中被提出與討論,形成與劇中論述抗衡的反抗論述。
傅柯的權力觀其實也提及,人的客體化必然發生在「自由的主體」之上 (Foucault 1982, Foucault 1991),當支配的知識論述與被支配者的知識論述之間出現斷裂時,便會出現兩個論述的抗拮現象,弱勢族群的知識論述也有能力向主體的知識論述做出抗衡、反應,試圖解除被宰制的存在。
因此,若要動搖《斯卡羅》所創造對於原住民族在台灣歷史發展上的知識論述所造成的權力效應,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地討論其中人物角色的意識形態,與當代族群發展之間的關聯,越多的質疑、討論,越能破除知識造成的霸權,促成多元史觀的形成,這是台灣這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所需要的。
又或許,換個角度思考《斯卡羅》一劇最大的貢獻,就是促使更多人思考、談論那段各個族群面臨現代化發展的反應,來質疑、甚至反駁歷史課本與劇中形塑的歷史定位。
參考資料
- 許立一(2008)。公共治理主流模式的反思:以傅柯對治理意識的解構為途徑。空大行政學報(19),頁 1-40。
- Foucault, M. (1972). Folie et deraison.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from Foucault Michel,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 208-226). Chicago :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Foucault, M. (1991). Governmentality. from Graham Burchell Gordon, & Peter MillerCol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 87-104). Harvester Wheatsheaf.
延伸閱讀
- 《斯卡羅》激起更多人認識本土的熱情,已寫下台灣歷史劇的新頁
- 《斯卡羅》游移的身份認同:非美國人的美國公民李仙得如何看待戰爭與外交?
- 「土牛番界」以東:《斯卡羅》之外,當時台灣的番界政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羅妹號事件、斯卡羅考古揭密:瑯嶠原住民有多強大?社頂遺址發現大量「舶來品」
- 【影評】紀錄片《社頂的孩子》:補足「羅妹號事件」的真實性,建議搭配《斯卡羅》服用
- 《斯卡羅》刷新公視21年首播收視紀錄,拍攝場景「岸內糖廠影視基地」9月對外開放,重現清代府城街廓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