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忠政《時間畢竟》:主題多元,書評詩集時間詩作充滿「反差萌」
2022年1、近期極2月最值得期待的推薦詩集,當屬嚴忠政的畢竟奔體《時間畢竟》,嚴忠政1966年生,充滿詞彙在文學界已經算是反差老師輩的人物,曾在2002年到2004年間,系統現現橫掃文學圈最具代表性的和私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代詩也多次擔任大學駐校作家、最終追求文學獎評審,書評詩集時間今年以前,近期極也已經出版四本詩集。推薦《時間畢竟》集結了嚴忠政從2016年到2021年間共72首詩。畢竟奔體
這本詩集分為六輯,充滿詞彙主題非常多元,例如輯一就有不少關於親情的作品;輯四的詩則多探討都市異化的人與符號;輯五〈金庸讀本〉中的10首詩,則彷彿寫給武俠小說的情書。
多元的主題,同時也呼應了這本詩集中,我覺得最迷人的技巧:充滿反差萌的詞彙系統。
寫作時,為了讓整首詩調性一致,大部分詩人會選擇同類的詞彙,例如有詩人喜歡「自然」詞彙,可能就會在一首詩中寫到「花」、「葉」、「月亮」、「草」,這些不同的詞彙,都屬於同一個類型,可以視為一套詞彙系統。而詞彙系統如果使用得當,就可以成功的營造氛圍。
而嚴忠政最厲害的部分在於,他可以在同一首詩中,使用兩套截然不同的詞彙系統,這些詞彙也許完全互斥,但不會顯得斷裂,反而能鍛造出新意,讓人眼睛一亮。例如詩集中的〈月亮明白〉這首詩:
又借來一次中秋
此前的嘆息已經是乾燥物
圓滿是目前可行的
最大容器⋯⋯
這月光與都蘭海
有一部份溶解。今夜所見
成為最亮的海平面
像不能指定的一個瞬間
幸福、微量爆裂物
像詩那樣的物種
要徹底死透
才有明明白白——〈月亮明白〉節錄
這是一首有關親情的作品,而詩中第一套詞彙系統就是與親情高度相關的「月光」、「中秋」、「海」。這套系統承襲自中國古典詩,每次提到親情必然會有這些意象出現,幾乎有點太順理成章、俗不可耐。
但是,嚴忠政在詩中加入了一套比較有「科學感」的意象系統,例如「乾燥物」、「容器」、「溶解」、「微量」、「爆裂物」,這些詞彙,在古典詩、現代詩中都很少見,而且使用的非常精準,讓這首詩充滿新意,不顯得無聊。詩中,「古典的親情意象」與「具科學感的詞彙」交錯出現,雖然有些違和,但卻又不斷裂,充滿反差的美感。
類似的作品,還有融合「武俠」與「科學感」的〈大師〉、交織著「典型愛情詞彙」與「機械詞彙」的〈六角螺帽〉、〈寫給他的退稿信〉則用「科學檢驗」的詞彙,來形容「詩的詞句」。
可以說,《時間畢竟》這部作品,不只主題多元,在同一首詩上,也透過多元的詞彙系統,讓人感受到反差的魅力,也體現了詩多元、廣闊的可能性。
- 參考資料:文化部:作家年表─嚴忠政大事年表
陳怡安《我和我私奔》:山的血脈,讓人讀到詩的自由
1、2月另一本令人驚艷的詩集,是20多歲詩人陳怡安的《我和我私奔》,陳怡安1995年生,大學時就積極創作,並在IG以「#安好詩」的hashtag,陸續發表作品。2018年,陳怡安就透過Fliper平台募資,出版第一本詩集《安好》,語言質地輕盈、靈巧,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今年2月出版的《我和我私奔》比四年前的詩集更上層樓,陳怡安不僅延續她本來的輕盈、靈巧,這次詩作的餘韻、內涵又比上一本詩集更為深遠,其中有關「爬山、接觸自然」的主題,更體現了現代詩最終極的追求:自由。
這本書的「輯二」〈介於沒有與所有之間〉收錄陳怡安接觸山林的經驗,同時也是我認爲最精彩的一輯。怡安一直都有爬山的習慣,兩年前移居花蓮,更常看見她分享爬山的照片,正如這本詩集的宣傳語「手腳並用的寫詩」,〈介於沒有與所有之間〉的15首詩,無論是內容主題還是文字形式,確實都展現了一種不同於都市作家「坐在書桌前、用手寫詩」的自由感。
這樣的自由,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她書寫山林時所用的的譬喻都非常新穎,「喻體」與「喻依」之間的連結極為自由,彷彿擁有兒童般不受拘束的想像力。例如〈野心〉用小孩在斑馬線上的遊戲,形容森林中輕巧踏過所有縫隙、不拖泥帶水的山羌:
遇到兩隻山羌
在光與樹影之間跳躍
像穿越斑馬線的小孩:
「不能掉下去
黑色的地方都是岩漿」——〈野心〉節錄
另一方面的自由,我認為是更內在的,來自她在詩中展露的世界觀。同為現代詩的寫作者,我常常好奇,怡安嚮往自由的人格特質與輕盈的文字譬喻,究竟從何而來,看過《我和我私奔》後,我才明白,她人格特質中「自由的血脈」,有一部分或許就承襲自山林。例如〈得過且過〉這首詩,很能概括她與自然的關係:
〈得過且過〉
星期日與星期一的縫隙
被壓縮成一個短暫的夢
車門即將關閉
得過
且過
通勤的上班族欠身
穿過時針與分針
旋轉的窄門低垂的眼睛瞄過
門縫裡遞來一封
被夾傷的信
得過
且過
戀人緊貼著牆壁
避開我的身體竹林計算過每片葉子生長的角度
通融陽光均勻地前進
細影在石階上浮沉
我用什麼去交換
小徑替我放寬了的自己
這首詩一如陳怡安過往作品的輕盈,只有短短的三段。第一段,陳怡安用三個畫面,說明都市上班族受困於資本主義的縫隙中「得過且過」的生活。第二段則描寫感情、關係中的縫隙:門縫中送來的信,因為挾帶令人心痛的訊息,而彷彿被夾傷;「戀人緊貼著牆壁/避開我的身體」讓兩人之間產生了空隙,在緊張的情緒下,這樣的空隙彷彿海溝一樣深。
資本主義與人際關係間的縫隙,都令人難受,但自然不同:竹林縫隙雖窄,但卻能通融陽光;小徑雖窄,但卻能讓她忘卻工作的壓迫、感情的深溝,讓他全然放鬆,感覺寬闊。
這首詩中,沒有任何艱難的典故,也沒有故作玄虛的自創詞彙,主題清楚明確就是「縫隙」。陳怡安卻能在三段中,延伸出「縫隙」的三種意涵:「工作形成的夾縫」、「關係中的鴻溝」,以及「自然所帶來的自由」,讓整首詩文字簡潔,但內涵深遠。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中透露了人與自然的「交換」關係。在文學作品中,文人時常形容山林像母親一樣,給予人類豐滿的收穫,但這樣的說法,很容易將登山「浪漫化」,忽略了爬山需要具備足夠知識、體力與經驗。
但長期爬山的陳怡安很清楚,山的給予是有代價的,所要付的代價可能是物理上的疼痛、負重或是寒冷,也可能是心靈的孤寂。但所換來的,是山「無法定義、無需定義」的自由。正如她在短詩〈為什麼上山?〉中所說的:
山是一個答案
我仍尋尋覓覓
一個最精準的問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