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冬闲地 管好春耕田
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唤醒冬闲地是冬闲地管时候该被“唤醒”了。眼下,好春正值春耕春播、耕田农田管护的唤醒关键时期,早谋划、冬闲地管早安排才会有好收成。好春如何科学打理好“春田”,耕田是唤醒庄稼人当下要紧之事。 春管有了新模样 3月的冬闲地管东北春寒料峭,黑土地上,好春春天的耕田田管有了新模样。 3月13日,唤醒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山前村,冬闲地管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的好春科研人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工作做准备。“我们这台无人玉米小区播种机采用全自动电驱动控制,结合北斗系统,可沿着设定路线实现无人化作业。”该研究所所长黄威说。 黄威介绍,这种办法在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可以确保种子水分、养分、通风条件等均匀一致,比传统人工播种的效率提高8—10倍。 眼下,吉林的农业科技人员正抓紧播种前的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操作演示,并结合直播讲解、互动答疑等方式,实现零距离技术指导。 “我们针对吉林省农时准备了各项技术,进行贴心‘云助农’服务,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国成说。 春风南下,吹至荆楚。 3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教授孙超、章元明和信息学院副教授翟瑞芳,来到占地万亩的湖北潜江碧农智慧农场。碧农智慧农场生产技术员、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22届硕士毕业生倪明理现场演示无人机巡田。 碧农智慧农场先行建设1万亩智慧农业基地,规划3—5年内辐射周边,形成5万亩级智慧无人农场。 “智慧农场已安装了苗情监测、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虫情监测、智能光感与管理系统。”倪明理说,如今的田管变了新模样。 “精准农事用数据说话。”翟瑞芳说,比如病虫害发生时,通过监测仪观察,再精准施用生物农药,既节约又有效。 随着集约化生产,病虫害种类危害日趋严重,生物防控如何与智慧植保创新融合?“开发数字化生物防控智能决策平台,可实现生物防控技术的精准指导。”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春霞说。 地里来了“田管家” 地谁来种?田谁来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惊蛰过后,大地苏醒。春耕的“加速键”同样在江西按下。 “小胡,低洼地要全部搞平整,按标准把田埂打直,育秧之后好蓄水。”3月15日,江西南昌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内,“田管家”李明星正叮嘱农机手。 他对记者说,庄稼人想端稳饭碗,经验和技术都不能少。 随着农机下地,一会儿的工夫,李明星负责的田块就显现出流畅的田埂线条。 “‘田管家’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水稻生产方面的一些细节,做好技术工作。”鄱谷农业大田负责人熊雪楚说。 “‘田管家’模式有大队长、小队长、组长,还有包片人。大家各司其职,从种子购买到农资购进、田间管理,再到收割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李明星说,一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比之前高多了。 熊雪楚说,有了这些“田管家”,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有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亩均效率能提高20%以上。 近年来,江西粮食生产正在经历从“散户”模式向“大户”模式的转变,“田管家”种田组织管理模式在各产粮区已成新常态。 三分建,七分管。记者发现,我国各地在服务以及提高农田管护水平上下足了功夫。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7万个,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沈阳:药品安全宣走进基层
- 市领导检查白荡湖湿地生态治理和保护情况
-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同心奔小康】陈兵:返乡种白茶 致富带乡亲
- 山村有了充足电 致富蓝图更清晰
- 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鼓韵唱百年,党史学习进校园
- 歇业备案助市场主体“养精蓄锐”
-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 共话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2024年荔枝果园冬季管理技术培训班成功举行
- 县委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我县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心向党再创辉煌”演讲比赛
- 县委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调度会召开
- 巾帼出战 中国柔道力争实现突破
- 县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杨如松主持
- 枞阳: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 枞阳今年将改造52户农村危房
- 广西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
- 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汪江:做一个温暖的社区书记
- 【党代表风采】邹翠霞:女书记的为民情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