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委会三问商家“扫码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点餐或支付停车费时要扫二维码,扫码消费这种行为的深圳市消背后究竟是否侵害消费者权益?深圳市消委会近日为此向商家发出“三问”,同时启动扫码消费问题的委会问商监督工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扫码消费发展与普及,扫码消费成为市场主流。深圳市消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委会问商餐饮店都采用扫码消费,一些大型商超连接无线网络、扫码消费缴纳停车费等也需要消费者先行扫码。深圳市消相较于传统消费模式,委会问商扫码消费可以节省商家的扫码消费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深圳市消但也存在消费者被迫关注商家公众号、委会问商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扫码消费 鉴于存在上述问题,深圳市消深圳市消委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初步调查,委会问商共走访了36个大中型商超,26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260个门店。统计数据显示,有97.02%的商家采用了扫码消费,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仍须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 同时,深圳市消委会以线上投票的方式调研了消费者对扫码消费问题的看法,共963名消费者参与了投票。其中945名消费者遇到享受服务前必须关注公众号的情形,949名消费者遇到需同意授权或注册会员才能使用的情形,941名消费者表示介意商家收集个人信息,943名消费者认为商家不应该强制要求关注公众号。 经过调查,深圳市消委会认为上述现象存在以下问题:商家获取消费者手机号、通讯录、精确地理位置等多项与消费无关的信息,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授权/读取信息,涉嫌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未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扫码消费发挥应有的便利优势,而不是成为消费者的“累赘”,深圳市消委会就扫码消费“三问商家”: 第一,点餐、支付停车费等消费行为是否有必要必须关注商家公众号? 第二,商家获取消费者信息作何用途,是否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同意? 第三,商家收集消费者信息是否有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以规避消费者信息泄露及不合理使用等风险? 深圳市消委会负责人说,在向商家发出这3个问题后,深圳消委会将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监督工作,对存在利用扫码消费侵害消费者选择权、知情权的行为追到底、问到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生产的口罩不合格 福建一公司被罚4.8万元
- 中美隐身战机在东海相遇?进一步敲响“台独”的丧钟
- 要为自己利益反“台独”,莫做美国利益的“冤死鬼”
- 赖清德赴日本参加安倍葬礼,“丧礼外交”害了谁?
- 销售野生河豚鱼被查 福建曝光8起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
- 【中国台湾网“感动两岸2021”年度策划】洪秀柱:有生之年多为青年工作尽力
- 台湾缺电,民进党当局是罪魁祸首!
- 敏感时期,民进党当局还想升高台海危机?嚣张!
- 孙军带队赴浙江开展重点协商议题学习考察_
- 想靠一份报告就围堵中国?美方复辟冷战,失道寡助!
- 岛内民进党一党独大会把台湾带向哪里?
- 【中国台湾网“感动两岸2021”年度策划】郁慕明:两岸一条心
- 原创:关于GB 5749
- 从庞建国教授坠楼到F
- 解放军这次“顺势围台”的演习,有何深意?
- 两岸人员往来和各界交流持续扩大 涓滴入海汇聚磅礴伟力
- 动车“神探”的毫厘之争
- 穿越时空的指纹何以动人(金台随笔)
- 为陈水扁解套的“公务机要费”除罪打斗?蓝绿民意代表又在“演戏”
- 斯国窜访团在台“立院”模拟打架 台媒:献家丑赔上尊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